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把祖先留下的珍贵财富世世代代传下去

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好长城(专题深思)

姜 华
2024年06月13日06:1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市八达岭长城脚下的乡亲们回信中指出:“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长城在中华文明史和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与地位,保护好、传承好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必须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好长城。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大力弘扬长城文化,用心用情讲好长城故事,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财富世世代代传下去。

  大力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城跨越多个省份,沿线分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革命文化资源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种类丰富、历史文化价值高。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是加强长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弘扬长城文化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推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2019年中办、国办印发《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2021年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围绕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是什么、怎么建、怎么管”等问题作出具体部署。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相关地区既结合自身实际、凸显地方特色,又注重强化跨区域联动合作,采取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措施,推动巨型线性文化遗产和系列遗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进一步深入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应坚持系统观念、注重统筹施策,以长城沿线一系列主题明确、内涵清晰、影响突出的长城文物和文化资源为主干,坚持“核心点段支撑、线性廊道牵引、区域连片整合、形象整体展示”的原则,推动形成层次清晰、重点突出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格局,努力把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打造为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推动保护和利用相得益彰。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人们提起中国就会想起万里长城,提起中华文明也会想起万里长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原政权虽几经更迭,但长城的修建却长期延续,长城的修建史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成为中华文明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历史见证。长城文物和文化资源总体规模大、价值高、时间跨度长、分布范围广、景观组合好、展示利用潜力大。保护好、传承好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必须推动保护和利用相得益彰。融入生活、造福群众,是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经验之一,长城文化遗产只有在保护和利用中才能彰显重要价值。实践中,一些地方把长城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充分利用长城文物和文化资源的外溢效应,建立文旅深度融合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集聚区,不断延长产业链、扩展产业面,打造集遗产保护、环境美化、文化传承、产业发展等为一体的复合型长城文化遗产廊道,在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有力促进了地区文旅产业发展,为周边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带动更多人了解长城、保护长城。保护好、传承好长城历史文化遗产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最终要落到每一位社会成员的行动上。今天的长城,虽已不再具有修建之初的军事防御功能,但作为饱经沧桑的壮美物质存在,凝结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体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国泰民安的渴望,能够唤起每一名华夏儿女心灵深处的情感共鸣,这正是带动全社会参与长城保护的重要情感价值纽带。让更多人参与长城保护,一是要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和感召作用,在全社会广泛传播、大力传承长城文化。教育引导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群体深入学习长城历史文化,在心灵和情感深处厚植参与长城保护的文化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是要充分发挥制度的引导和保障作用,对破坏长城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着力完善长城保护员和长城保护志愿者服务制度,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长城保护工作。三是要充分发挥技术的转化和促进作用,综合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制作推出可视化、沉浸式的融媒体产品,在生动讲述长城历史故事中宣介长城保护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强化社会公众参与长城保护的自觉性主动性,在全社会凝聚起长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强大合力。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3日 09 版)

(责编:卫嘉、曲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