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人民观点)
——身边变化看生态⑥
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就是要触及灵魂深处,促进每个人从意识到行为的深刻转变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只要乘以14亿多人口这个基数,就能迸发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磅礴伟力
每一个绿色奇迹的背后,都刻印着无数普通人的奋斗坚守。
“一夜北风沙骑墙,早上起来驴上房。”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的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过去寸草不生,狂沙肆虐、侵蚀村庄农田。上世纪80年代初,当地6位老汉不甘家园被沙漠吞噬,主动挺进沙海,誓用白发换绿洲,并立下“一代一代干下去”的绿色承诺。
40多年来,三代人信守诺言,扎根沙漠、治沙造林,昔日漫漫黄沙如今林草郁郁葱葱,创造了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绿色奇迹。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八步沙林场,指出“新时代需要更多像‘六老汉’这样的当代愚公、时代楷模”,强调“要弘扬‘六老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这是对“六老汉”英雄事迹的高度赞扬,也是对共建美好家园和美丽中国的深情号召。
同呼吸、共奋斗,每个人都是美丽中国画卷的书写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11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为建设美丽中国出一份力,也推动在全社会特别是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号召大家都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指出“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求“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强调“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一起来为祖国大地绿起来、美起来尽一份力量”……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越来越多人行动起来,为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共同推动美丽中国不断舒展新画卷。
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就是要触及灵魂深处,促进每个人从意识到行为的深刻转变。这样的变化,真实可感。经过精心呵护,神州大地“气质”趋好,“颜值”变靓。这背后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是“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新时代以来,生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范围之广前所未有。10年累计超过55亿人次义务植树216.86亿株(含折算),在广袤祖国大地上种下片片绿色;全国环境保护类志愿服务项目超过130万个,越来越多普通人成为“民间河长”“生态卫士”“环保守夜人”;“光盘行动”、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渐成风尚……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行为方式受到更多中国人的推崇,为守护绿水青山汇聚起澎湃力量。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人人都是受益者,人人也都应该是参与者。在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党员带头、群众自发,全民都参与到保护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的行动中来。从“树保姆”到护林员,从河长到路长,林有人护、水有人管,既增强了群众的生态获得感,也激发了每个人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使命感。在当地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靖安不仅在生态建设上大有收获,在经济发展上也后劲十足,以绿水青山撬动了“美丽经济”。实践告诉我们,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植树树成林,美丽中国建设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从少废一张纸、少耗一度电、珍惜每一滴水、节约每一粒粮食做起,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久久为功,聚沙成塔,就能让各尽所能的小行动带来扮靓美丽中国的大效应。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也需要探索更多激励个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式和途径。近年来,不少地方推出个人碳账户,帮助普通人算清“碳账”,绿色骑行、驾驶新能源汽车、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等,都可以折算成“减排量”,并获得相应的绿色积分激励,为公众参与减污降碳提供重要抓手。从个人碳账户助力绿色新生活,到“云端”植树、“码上尽责”等让“随愿、随处、随时植树”变成现实,再到各类环保平台汇聚更多生态环境守护者,我们期待有更多创新探索,为社会各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便利,增强公众参与的积极性、认同感,激励更多人为环境保护出一份力、尽一份责。
每个人的一小步,汇聚成迈向美丽中国的一大步。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只要乘以14亿多人口这个基数,就能迸发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磅礴伟力。让我们共同努力,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为了山川更绿,为了家园更美。
(本系列评论到此结束)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26日 05 版)
相关新闻: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