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认识和把握“六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系统观念
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推进改革发展、调整利益关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要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深刻认识和把握“六个必须坚持”系列理论版今天推出第五期,围绕“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进行阐述。
——编 者
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颜晓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是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坚持系统观念,体现了我们党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刻把握和科学运用,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要范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坚持系统观念,符合事物普遍联系、发展变化的规律,反映社会有机统一、矛盾转化的内在机理,体现了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坚持和运用,为准确认识和把握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提供了科学指引。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世界的存在及事物的联系不是静止不变的“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运动发展变化的“过程的集合体”。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辩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和把握问题,是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这一内在要求,在历史唯物主义中同样得到鲜明、深刻、丰富的体现。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历史唯物论和历史辩证法的辩证统一,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深刻阐明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以及“社会有机体”的运行机制。唯物史观深刻考察社会变革的深层动力,反对用单一、唯一的因素解释历史发展,以“历史的合力”强调各种条件、无数人的共同力量推动历史发展前进。从一定意义上讲,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动力论就是系统动力论:承认生产力、经济基础的根本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承认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以及在一定条件下的决定性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要从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去把握事物,去认识问题、处理问题,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将系统观念的科学方法转化为干事创业的成功实践,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新时代党治国理政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经济社会体系是一个普遍联系、多维多元的复杂系统,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在统筹上下功夫,在重点上求突破,以点的突破带动全局工作。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推进改革发展、调整利益关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创新发展,既要坚持全面系统的观点,又要抓住关键,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明确提出“六个统筹”,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新时代十年,我们党运用系统观念和系统方法全面统筹、协调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工作,提出一系列原创性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时代新征程应对复杂局面、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遵循。
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这一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在统筹兼顾中创造性开展工作,做到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实践证明,始终坚持系统思维、全局谋划,坚持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把握事物发展规律,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就能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坚持系统观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好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一系列科学顶层设计。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既要深刻洞察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深入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使制定的规划和政策体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做到远近结合、上下贯通、内容协调;又要在实践中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寻求有效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努力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以科学的顶层设计牵引扎实的实践探索,以实践探索的丰富经验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
处理好战略与策略的关系。战略与策略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战略是从全局、长远、大势上作出判断和决策,策略是在战略指导下为战略服务的,正确的战略需要正确的策略来落实。新时代新征程,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战略与策略的关系,增强战略的前瞻性、全局性、稳定性,把战略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灵活机动、随机应变、临机决断,在因地制宜、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中把握战略主动。
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的历史过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一方面,要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另一方面,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着眼于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大力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实现在守正中把稳舵盘、保持航向,在创新中寻求突破、扬帆远航。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怎样在发展中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课题。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不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互斥关系,而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共容关系。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就要做到统筹兼顾、有机结合,既把“蛋糕”做大做好、以效率支撑公平,又把“蛋糕”切好分好、以公平促进效率,更好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
处理好活力与秩序的关系。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应该既充满活力又拥有良好秩序,呈现活力和秩序有机统一的良好态势。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处理好活力与秩序的关系,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在活力中保持秩序、在秩序中激发活力,实现活而不乱、活跃有序的动态平衡。通过寓活力于秩序之中、建秩序于活力之上,实现社会有序运行与社会活力迸发相统一、相协调,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保障和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稳步向前。
处理好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够通过亦步亦趋、走别人的道路来实现自己的发展振兴,也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在闭关锁国、闭门造车中实现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既要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又要坚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把握好中与西、内与外之间的内在张力,在自主中谋求发展,在开放中坚持自主,在中国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大学基地研究员)
掌握和运用科学思想方法
孙存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熟练掌握其中蕴含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思想方法是人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思想指引行动,方法影响成效。只有掌握和运用科学思想方法,才能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把握规律,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掌握和运用科学思想方法是我们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宝贵经验。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认为,我们的干部中很多人不懂哲学,很需要从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上提高一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观察世界、引领时代、指导实践,强调“坚持系统观念,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分析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思想既讲是什么、为什么,又讲怎么看、怎么办,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或船”的问题,生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掌握和运用科学思想方法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要实现的中心任务是宏伟的、远大的,也是长期的、艰巨的,要求我们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深刻把握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保持战略清醒和战略定力,在把握战略全局中推进各项工作,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掌握历史主动、不断开拓新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不断破解改革难题、发展课题、矛盾问题;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大力推进改革创新,运用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对各种风险挑战做到胸中有数,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新时代新征程,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掌握、有效运用科学思想方法,不断提高能力和本领,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把美好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思想方法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学习、思考和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广大党员干部要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系统掌握这一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把握好其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样才能把思想方法搞对头,认识问题才站得高,分析问题才看得深,开展工作也才能把得准。要善于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在错综复杂的形势面前,科学分析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全面看待前进道路上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各项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作者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
善用十个指头弹钢琴(思想纵横)
殷 烁
要弹好钢琴,靠一个或几个指头肯定不行,灵活娴熟用好十个指头,方能弹奏出美妙的乐曲。其中体现的整体配合、系统协调的道理,广泛存在于生产生活当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在把情况搞清楚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有的时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时候又要以小带大、小中见大,形象地说,就是要十个指头弹钢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推动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哲学层面,“十个指头弹钢琴”体现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掌握和运用。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这要求我们从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去把握事物,全面系统、发展辩证地去认识问题、处理问题。
系统观念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早在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指出:“统筹兼顾,各得其所。这是我们历来的方针。”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针对新时期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重要场合强调坚持系统观念,如“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着力破除制约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不断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顺应事业发展需要,坚持系统观念,全面加以推进”“要坚持系统观念,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等。
我国是一个超大规模国家,治理国家和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下好全国一盘棋,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新的实际,在全局上谋划、关键处落子、协同中发力,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例如,面对各方面体制机制存在的突出矛盾,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面对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国际局势急剧变化的外部环境,提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在总揽全局、系统运筹的同时,注重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例如,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把降碳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战略方向,把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等等,这些无不彰显出我们党对抓重点、抓关键、抓要害的战略考量。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当前,我国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前进道路上还会出现大量新情况新问题,还会面对各种矛盾和问题复杂交织的局面。领导干部心中有“谱”、胸中有“数”,对客观情况了然于胸,才能作出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科学决策。在复杂形势中打开事业发展新局面,尤须“十个指头弹钢琴”,学会统筹兼顾、平衡把握、综合施策,通盘考虑各方面情况和进展,统筹好推进的速度、力度和进度,避免畸轻畸重、以偏概全。同时,也应当认识到,在不同阶段和时期,工作有主次之分、任务有大小之别,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根据客观情况及其发展变化,理清工作思路、分清轻重缓急,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有序运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全面协调推进各项工作,在党中央统一指挥的合奏中形成和声。
《 人民日报 》( 2023年04月14日 09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