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聚焦防控重点,打好有准备之仗
辽宁沈阳市,做好老年人、孕产妇、留守儿童等重点人员的健康监测,畅通转诊绿色通道;宁夏固原市,将重点人群落实落细到家庭医生网格,做到每一名老年人都在网格内……近段时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全面贯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求,实施“乙类乙管”,加大对重点人群保护力度,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当前,随着病毒变异、疫情变化、疫苗接种普及和防控经验积累,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场所仍然是防控重点。因此,突出重点,聚焦关键,强化服务和保障,做好重点人群、重点单位、重点机构、重大活动的防控工作,是当务之急也是必要之举。
明确防控工作的重点对象,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施策。《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场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防控指引》中指出:社区重点人群包括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儿童和伤残人士、智障人士等;重点行业人员包括公安、交通、物流、寄递、水电气暖保供等行业以及大型企业人员。同时,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医疗机构、学校和学前教育机构等,属于重点机构;场站码头、市场商超、展销场所、会议中心、体育场馆、文化场馆、娱乐休闲场所、洗浴场所、宗教活动场所、餐饮场所、交通运输工具等,视为重点场所。针对这些重点人群、机构和场所,制定周全举措、做到“关口前移”,有助于防范传染源引入后引起疫情传播和扩散。
之所以要紧盯重点人群、机构和场所,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些地方人员密集、空间密闭,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这些人员感染风险较高或抵抗力较低。以养老机构为例,全国现有4万多个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220多万人,多数是高龄、失能和有基础病的老年人,一旦发生感染,容易形成聚集性感染,重症风险也较高。由此,只有充分认识到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场所在防控工作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才能更好因时因势动态优化调整相关政策,分级分类细化防控举措、做好健康服务,以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带来的影响。
实施“乙类乙管”后,做好重点人群、机构和场所疫情防控,相关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特别是要在重点突出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精准防控、系统防控。从加强健康监测到加快早期干预,从及时发现重症到及时转诊救治,从强化就医用药的优先保障到做到医疗资源的有效供给……针对重点人群、机构和场所,必须围绕“保健康、防重症”这一重心,把各项部署落细落小、把各项措施抓好抓实,做到资源跟得上、响应有效率、机制可联动、防控见实效,确保能打好有准备之仗,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当前,国内疫情仍处于不同流行阶段,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必不可少。无论是重点人群自身,还是相关人员前往重点机构和场所,人人都应做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切莫掉以轻心、放任怠慢。大家多一分准备,应对疫情就多一分从容;多一分重视,面对疫情就多一分底气;多一分主动,战胜疫情就多一分优势。
疫情防控越是吃劲,重点人群、机构和场所越是重要,我们就越要再加把劲。切实把防控重心前移、防控工作前置,以更细的举措、更实的作为,提升防控能力和服务能力,必定能尽扫疫情阴霾、赢得最终胜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