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人民来论

人民来论:敢同环保督察“耍心眼”,后果很严重!

蒋萌
2021年08月03日12:12 |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小字号

“被督察对象怕什么就曝光什么。” 近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直指“一些地方对污染企业下不去手,有的甚至成为污染行为的‘保护伞’”,更强调,对黑色发展坚决说不。

从2015年试点督察,到2021年上半年完成第二轮第三批督察进驻,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不仅推动近24万件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而且对领导干部生态环保“不作为、弄虚作假、官僚主义”等进行了严厉、精准问责。从总体上看,督察工作成效明显,群众拍手称快。然而,一些长期存在的顽疾仍要予以高度重视,一些地方管理者的不良心态和消极作为更值得警惕。

敷衍整改、表面整改、假装整改,甚至一些问题在第一轮督察时就被指出、但到第二轮督察进驻时仍没有整改,一些地方对环保督察揭露出来的问题表现出消极懈怠不作为,某些管理者仍觉得环保督察是“一阵风”,令人惊愕。在侥幸心理作祟下,某些人以为装装样子就能“蒙混过关”——有的地方有部署却没有整改方案,有的有方案却没落实,有的把说了当成做了,有的把做了当成做成……凡此种种,实在是打错了算盘,动歪了脑筋,纯属“聪明反被聪明误”,环保督察定会予以坚决痛击。

消极整改、弄虚作假、顶风违规,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是,一些地方仍片面追求GDP“增速”而不是“提质”,对淘汰落后产能和重污染企业持“暧昧”态度。某些“黑大户”对环境污染及违法有恃无恐,更是因为一些地方管理者沦为污染行径的“保护伞”。

行百里者半九十。“十三五”期间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完成,一些地方试图“松松劲、歇歇脚”,这种念头要不得,尤其是某些地方出现大上、快上、抢上、乱上高污染高耗能项目的苗头,必须予以高度警惕。说到底,这还是没有脱离“应付式”治污的老路,没有建立起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大局观。更要指出,环保没法“功过相抵”,倘若前期治污成效付之东流,更伤及地方管理者的公信力。

有约束必然有惩处,有惩处才会有敬畏。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共移交509个责任追究问题,有6000多名党政领导干部被问责,其中省部级干部近20人,厅局级干部900余人,处级干部2800余人。这说明,中央环保督察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保持高压态势、切实履行“回头看”,谁不把这一切当回事,谁胆敢触犯环保红线,谁就要付出沉重代价。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坚决为绿色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各地各部门必须增强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那些被督察出的问题,整改是否到位,标本是否兼治,治理是否长效,更要接受历史和群众的检验。

(责编:徐玉涵、付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