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人民来论

人民来论:该如何挽救被漏掉的700个西湖

向学笙
2021年03月24日10:49 |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小字号

不久前,一则与水有关的消息让人揪心。有调查发现,我国公共管网漏水量惊人,仅2019年全国城市、县城公共供水管网漏水量就达到近百亿吨,大体相当于700个杭州西湖的蓄水量。一边是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水平的1/3、近2/3城市不同程度缺水的形势,一边是部分城镇地区供水管网漏损率仍旧在30%左右的态势,让本就严峻的状况雪上加霜。

公共管网漏水是很多城市都存在的一个问题。在云南昆明,一次地铁施工中因挖断供水管网,导致4万立方米水淹没了近1公里的路;在上海,有水厂出水主干管漏水造成路面塌方……凡此种种,不仅让大量的水资源“付诸东流”,而且给居民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

应该说,“十三五”以来,我国在降低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率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局部地区漏损率仍然居高不下。究其原因,有的地方管网老化,部分供水管道安装工艺不高、材质较差;有的地方管理粗放,无法自行查找漏水点;有的地方设计欠佳,供水管网建设跟不上城市扩张步伐,等等。可以发现,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因素;既有条件的限制,也有现实的困境。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需要看到,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瓶颈。在推进全民节约用水的同时,必须着力解决好输水漏损问题。不管是历史遗留问题,还是临时突发状况,能不能第一时间修复漏损、能不能持续更新完善,考验着一个地方的施政作为和治理水平。

改善公共管网的漏损现状,应当标本兼治。在硬件上,城市供水管网更新应当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及时更换标准更高、材质更好、强度更大、抗压更高的水管,设计建设更加合理的城市供水管网系统;在软件上,政府理应牵头减少各部门“九龙治水”的冲突,把公共管网漏水责任落到实处,避免反复开挖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改善公共管网的漏损现状,应当善用技术。管网一旦漏损,仅靠人力很难实现快速定位和修复保护。有必要采用大数据、传感器等现代技术监测水量变化,优化供水布局,及时报警提醒。在这一方面,有的地方正在探索“互联网+智慧水务”等方式,实现供排水全过程智慧化管理,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与服务质量。

从更长远来看,城市建设水平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治理理念、市民素质。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必须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进行布局。尤其是在水安全问题不断示警的情况下,更要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花大力气解决供水管道的“跑、冒、滴、漏”现象。

让一年漏掉700个西湖的惋惜,变成身体力行的改变,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共同选择。

(责编:徐玉涵、付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