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让乡村文明不断焕发新气象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本期大家谈,我们选刊三篇来稿,和读者一起探讨如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农村发展进步新风尚。
——编 者
打通“最后一公里”
王 鹏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关键在于“供需齐备”。
摸清“需”,就是了解农村和农民群众的真实文化需求,打通“不接地气”的堵点。夯实“供”,就是要坚持创新,采取群众喜闻乐见、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形式,让精神文明建设真正走进群众心里。北京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抓手,广泛征集农民群众的服务需求,构建“点单派单”的农村精神文明精准化服务模式。与此同时,根据北京农村风俗特色,建设乡情村史陈列室和精神文明宣传栏;针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多的特点,开展“读书日”主题阅读、知识竞赛等活动,既宣传了党的农村政策又让村民增长了知识。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是面子工程,而是与农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精工细活。聚焦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就能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步,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新期待。
因地制宜是关键
喻摇圻
不同地区发展条件不同,面临的实际情况各异,如何让农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创建中有获得感,需要抓住重点、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我工作的乡镇是侨乡,“家家有华侨,户户是侨眷”,青壮年大多在国外务工经商,对侨胞侨眷特别是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关心照料成了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现实问题。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我们立足侨乡特色,注重把培育文明乡风与服务侨胞侨眷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以党建引领文明创建,党员带头参与服务侨胞侨眷的各项工作;另一方面建设日间照料中心、组建青年志愿者团队,营造敬老孝老、关爱儿童的良好氛围。与此同时,村党支部每年开展“好媳妇”“好邻居”等评选活动,让村民们学有榜样。
近年来,我们获得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文明村”等多项荣誉。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突出为民利民惠民这个鲜明导向,就能让乡村文明不断焕发新气象。
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段春荣
走进家乡的易地搬迁安置点,农户门前显眼位置贴着的家风家训成为一道“风景线”。从尊老爱幼、团结邻里到勤俭持家、自强自律,可谓“一家一训”。墙上贴着的还有村规民约,比如“酗酒人人恨,误工又伤身”“赌博是大忌,妻离子散去”等。从“家风”到“村规”,共同构成易地搬迁安置点崭新的“精神内核”。
行动是对乡风民风最好的诠释。村民们相约进行环境卫生“一周一小扫”“一月一大扫”,每到清扫日,自发到指定地点汇合,对主干道、小巷道、活动场所等进行全面清扫。乡镇每月定期组织开展一次人居环境“红黑榜”评比,评比结果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及公示栏发布,形成人人监督的良好氛围,群众更加自觉地爱护环境卫生。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尤须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激发内生动力。如今,通过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对村民进行石斛、枫斗加工培训,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走进搬迁安置点的村寨,村民不再像过去那样无所事事,而是聚在一起进行枫斗加工,比技能、赛拼劲,乡风文明、社会和谐、民风淳朴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 人民日报 》( 2021年02月08日 10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