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业也有大能量(多棱镜)
为“兼职”创造更好的法治环境和舆论氛围,保障兼职人员劳动权益,实现人力资源更高效配置,让劳动者个人收入获得改善
下了班开网约车、当代驾,业余时间开网店、当主播,见缝插针创作文案、做视觉设计……随着就业市场的变化,兼职就业、副业创业正悄然被更多人接受。不仅年轻人积极参与,不少中年人甚至退休人员也兼职、搞副业。
“副业创新”为何日渐流行?
经济组织方式的变化催生更多就业形态。在互联网时代,一台电脑、一根网线、一部手机就可以作为生产工具,任何技能都有可能变现,一些兼职、副业机会批量产生——户外经验丰富,周末即可变身向导,陪同爬山,赚取外快;精通乐理,闲暇可化身播主,带领粉丝赏析音乐作品,收费答疑解惑;擅长美妆,还可成为在线老师,开设美妆课程,带领学员一起变美……
社会的进步驱动职业价值观念的转变。特别是新一代年轻人,稳定不再是择业的唯一要求,他们更加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自主、多元、有趣、独立……兼职、副业的这些特质吸引越来越多人参与,也带动着整个社会就业观念的改变。
日前,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意见,鼓励“副业创新”,正式为兼职和副业“正名”。意见明确,要着力激发各类主体的创新动力和创造活力,打造兼职就业、副业创业等多种形式蓬勃发展格局。在科技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紧密结合的背景下,提倡“副业创新”不仅有利于个体价值的自我实现,也能有效为经济发展贡献新动力。
看个体,“副业创新”有利于增加居民个人收入,提高就业质量。当前,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就业总量压力依旧存在。在这种情形下,通过灵活就业、兼职、副业等多种途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各种机会利用起来,有利于实现更充分的就业。美团日前发布的《2020上半年骑手就业报告》显示,通过美团获得收入的骑手总数达295.2万人,同比增长16.4%。其中,近四成骑手有其他职业,其中不乏律师、金融从业者、软件工程师等群体。
看企业,“副业创新”能帮助企业发现更多人才。利用信息技术,将碎片化的时间与碎片化的任务高效对接,大大降低了企业高技能人才的用工门槛,对全社会来说,有利于人力资源高效配置。近年来,一些地方研究制定扶持政策,提倡科技人员兼职创办或入职科技型企业,并探索构建科技人员拥有部分成果所有权体制,其中好的经验值得推广。
当然,要让“副业创新”在宏观层面推动经济发展,离不开社会治理层面的创新。首先,更新理念,把“副业创新”落到实处。对用人单位而言,不少单位并不乐见员工开展副业。这就需要观念的协调与法治的跟进,既要对影响本职工作的做法“亮红灯”,让精于主业、干好主业成为共识;也要为个人可支配时间“开绿灯”,优化做兼职、搞副业的制度环境和舆论氛围。
其次,保障灵活就业者的劳动权益。随着兼职、副业增多,劳动者将在多雇主、跨平台间就业。这就需要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参与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明晰劳动者做兼职、搞副业时的社保缴纳、薪酬等政策制度,从而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报酬、休息和职业安全等权益。
让闲置技能变现,人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技能获取劳动佣金,副业的能量不可估量,“副业创新”大有可为。
《 人民日报 》( 2021年01月08日 19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