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1+1

某些父母为何执意让孩子早上学?

蒋萌

2018年08月22日16:11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某些父母为何执意让孩子早上学?

背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早点入学是好事。”江西南昌市民吴先生最近挺烦恼。2018年4月9日,南昌公布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小学新生入学年龄为2012年8月31日前出生,年满6周岁的儿童。吴先生的孩子差3天才满6周岁。“小孩如果今年不能读小学的话,只好再读一年幼儿园。”

新京报发表观点:对于年满6周岁方能入学的规定,不少人有争议。近年来,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赶在当年入学,提前实行剖腹产、伪造户口本年龄、先读民办小学再转学……可谓“奇招百出”。不少人建议,避免以6周岁为标准“一刀切”,应实行弹性入学制。不少发达国家规定,5到7岁的孩子该何时入学,可以由父母(监护人)自主选择。就目前我国教育发展现状来看,要实行弹性入学,除了需要法律的支持、教育资源的优化,更重要的是需要家长改变功利的教育观。《义务教育法》第二章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对于未满6周岁的孩子,虽未提到不应当、禁止或不允许上小学,但怎样执行,并没有明确规定。因此,要为入学时间限制松绑,就需要进一步修订《义务教育法》。实行弹性入学机制对义务教育资源的配置会有更高要求,若实行弹性入学,就要求地方政府更为科学、合理地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对弹性入学更大的考验是家长的功利教育观。如果放宽入学年龄限制,允许家庭适当自主选择上学时间,则有可能发生一些家庭不顾孩子身心提前让孩子上学的情况。这不仅会给孩子带来沉重的负担,更不利于身心健康成长。家长的功利教育观不改正,教育政策的调整也只能沦为无用功。

小蒋随想:倘若真的将儿童入学年龄下限调整为5岁,恐怕照样有父母因为孩子差几天不到5岁而抱怨,并且会想“办法”达标。说到底,一些家长关注的未必是满5周岁还是满6周岁入学,而是希望孩子尽早上学,比其他孩子更早上学。很多父母觉得,给孩子“抢”出一年时间,就会为孩子的未来赢得先机,掌握更多主动,起码能“笨鸟先飞”,有更多“试错”时间。在某种程度上,这已不单单是教育焦虑,而是社会优质资源不足、一些机遇稍纵即逝下的习惯性争先恐后。可怜天下父母心,某些父母的习惯性焦虑与功利,是由日常积累的生活经验形成的,是由早毕业、早立业、早买房、别沦为“剩男”“剩女”的思想决定的。从娃娃抓起“赶早不赶晚”,似乎能让一些父母产生安全感。问题是,如果大家都“赶早”,其实谁也不占优,只会加剧紧张和焦虑。有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想到别人都在往前赶,如果自己不赶,难免落后,还是不得不随大流……焦虑就像一辆飞驰的列车,在众人的“供油”下不断加速。但若不努力搭上这趟列车,很多人又担心被现实的车轮抛下。这实在是吊诡,更存在无奈。何为破解之道?如果一时给不出答案,还请给予焦虑的父母们一点理解。对为人父母者而言,虽然习惯说“为了孩子好”,但也该多想想孩子的心智,琢磨快乐成长对孩子的意义,不要拔苗助长、好心办错事。

小蒋 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 。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 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 客观、理性公正。

(责编:张淏晴(实习生)、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