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各抒己见:聚焦差异化  优化供应链

李心萍
2018年07月09日04:33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在从追求“有没有”到“好不好”的过程中,市场分化正逐步形成。以差异化市场定位策略主攻细分市场,那么巨大的商机依然存在

  

  移动电商平台拼多多商品交易总额达到1000亿元以上,仅用了不到3年。要知道达到同样的交易总额,淘宝用了5年,唯品会用了8年,京东用了10年。

  更让业界侧目的是,拼多多的“爆发”仍在继续。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拼多多年活跃用户达到2.95亿户,比2017年年底增加5000万户,其活跃用户数已仅次于淘宝和京东。

  在很多人认为电商市场格局已定,再难有机会留给创业者的情况下,以拼低价为特色的拼多多为何能异军突起?

  大型电商平台多聚焦于以提高客单价为目标的消费升级,反其道而行之的拼多多,哪儿来的这么大市场?

  拼多多抓住的是中国市场消费分层的机遇。中国确实在消费升级,但这种升级并非步伐一致,总是有快有慢。数据显示,拼多多65%的用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这些新入网的“小镇青年”对价格更为敏感。即使在一、二线城市,一个愿意高价购买品牌产品的人,在购买纸巾、手机壳等小物品时,也会青睐拼多多上有品质保障的低价产品。

  换言之,在从追求“有没有”到“好不好”的过程中,市场分化正逐步形成。一、二线城市居民与三、四线城市居民消费升级的步伐不一,如果一哄而上,一味将目标对准大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由此产生的竞争必然格外激烈。以差异化市场定位策略主攻细分市场,那么巨大的商机依然存在。

  除了抓住需求端的差异化,拼多多的另一个优势是改造了供给侧。拼多多在利用平台积聚大规模需求后,直接与制造商对接,将减少的中间环节成本部分让利于制造环节,从而达到低价与品质的平衡。

  在中国制造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今天,拼多多模式给了制造厂商一个新的契机,即利用互联网平台,剥去批发商、代理商等分销环节,直接面对消费者,一方面可以“酒香不怕巷子深”,甚至变原来的库存为现在的“爆款”,另一方面,也能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实现供给与需求的更好匹配。从这个角度看,拼多多不是简单地拼价格,而是对供应链进行了一番大改造。

  当然,只有3岁的拼多多并非完美无缺。如何维护买卖双方的利益,完善平台生态,让平台维持低价好品质的形象,仍面临诸多考验。但拼多多的成长,至少给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拥有13亿多人口的中国市场永远不乏商机。


  《 人民日报 》( 2018年07月09日 19 版)

(责编:袁勃、黄策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