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指尖爱心,构筑“公益共同体”

李洪兴
2017年09月13日04:4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网络微公益带来的不只是捐款数额的不断攀升,还有全民公益参与方式的多元化,更让公益成为一种社交方式和生活方式

  

  “小朋友画廊”一元钱购画,开学季“一元营养包计划”,“保护长城,加我一个”……最近,很多人的朋友圈被微公益刷屏。有数据显示,9月7日到9日期间,腾讯公益平台共动员1268万人次捐出8.299亿元善款,参与了6466个公益项目。线上线下的互动,汇聚成一股从指尖到心间的爱心暖流。

  当公益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捐赠方式,更形成了一个庞大而自发的公益生态网络。不管是救助雪豹、帮助盲童,还是保护环境、医疗援助,一个个微公益项目能在朋友圈、微信群刷屏,都是在严肃的命题中,注入有趣有料、见人见物的元素。这种“场景化公益”的构建,让爱心的表达更加轻松,也更加有趣。

  比如,打开微信捐步界面,走了2万步即可为偏远山区的基础建设捐赠2元钱;打开K歌软件,唱歌所获得的K币将捐给那些听不到歌声的听障儿童;一个公益平台,推出了“1∶1∶X配捐”的新玩法,即用户捐1元、企业等配捐主体捐赠1元、公益基金会随机配捐X元,这如同抢红包,让捐赠有了社交性……公益可以很好玩,公益也可以渗透到生活场景中,这都说明,网络微公益带来的不只是捐款数额的不断攀升,还有全民公益参与方式的多元化,更让公益成为一种社交方式和生活方式。

  可以说,互联网的普及与民间慈善意识的涌动,共同拓展着社会公益的空间。正是网络人群的快速扩大,让小额捐助凑成巨额善款;正是移动支付的逐步普及,让指尖滑动就能完成捐献;正是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扁平化,减少了信息不对称,提升了捐赠信任度。据不完全统计,慈善法从2016年实施一年多来,超过10亿人次通过网络实施捐赠;在有些基金会,来自互联网的公众捐赠已占捐赠总收入80%以上。从线上扩展到线下互动,“互联网+公益”激发出越来越多的参与意识和慈善能量。

  放在更长的时间坐标中,从“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到3元免费午餐,再到今天形式多样的网络微公益,透过技术变迁带来的形式变化,更可以看到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深层脉络。慈善主体从主要由政府主导转变为政府与公众协同努力、形成合力,社会的慈善意识不断增强;同时,慈善方式也从单纯向受困者提供帮助,转变为更加常态化的互帮互惠、实时救济。数据显示,近年来社会捐赠能力明显提升,从2006年每年募捐不足100亿元发展到近5年每年超过500亿元。对于一个处于转型期的大国来说,发展慈善既是公共服务的有益补充,更是国家现代化与文明程度提高的集中体现。

  根据国际社会经验,如果采取积极政策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该领域的就业人口可以达到整个社会就业人口的10%左右,而志愿服务的人口则可能超过40%。因此,发展公益事业不仅是社会爱心的传递、核心价值的涵养,更可以有力促进国家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这样的视角来看,网络微公益激发出的慈善热情,正是一种坚实的民意基础,政府部门需要因势利导,形成中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合力。正如一位微公益发起人所言,“后期的捐款资金使用的公开透明才是对捐款人最好的致谢”。如何以透明赢得公信,不断提升慈善组织的社会信任度?慈善法实施一周年,如何把抽象的原则细化为更具操作性的细则?有源自个体的慈善热情,有公开透明的慈善环境,有法规完善的制度环境,才能让中国的慈善事业更好地生长。

  网络微公益为慈善打开了另一扇窗户:慈善不必是沉重的,也可以很轻松;慈善也无需强求,因为爱心源于自愿;慈善更不可能单打独斗,要形成“公益共同体”。每个人奉献的爱有限,但借助“互联网+”就能汇聚成爱心洪流。


  《 人民日报 》( 2017年09月13日 05 版)

(责编:白宇、王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