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晚报:“社工调任公务员” 价值坚守需要激励

杨朝清

2016年11月23日09:27  来源:燕赵晚报
 
原标题:“社工调任公务员” 价值坚守需要激励

  近日,北京市委社工委书记宋贵伦表示,社区居委会社会工作者的工资水平从今年开始动态调整,不低于社会平均工资的70%。同时,优秀的社区工作者还可以直接调任公务员,或给予事业编。(11月22日《新京报》)

  因为专业的因素,笔者有不少同学本科毕业后选择在深圳、上海等地做社工。六年多过去了,只有少数同学选择了价值坚守。究其原因,当薪酬待遇、发展空间、身份认同背离心理预期,一些社工便通过离开实现“自我救赎”。对于这些承载着买房、成家、养育孩子压力的年轻人来说,“现实很骨感”不仅是一种调侃,也是一种尴尬处境的写照。

  在经济市场化、人口流动化的当下,社工队伍要避免人才流失,关键在于给予社工更多的激励和价值认同。为了应对社工流失,深圳市坪山新区社会建设局专门出台了社工人才扶持办法,“根据社工的工作年限,每个月补助200到1000元不等,这都是直接进社工荷包的,不经过机构。”如果说这种做法让社工的“钱袋子”更鼓一些, “社工调任公务员”则破解了社工社会认同度偏低、缺乏上升通道的问题。

  长期以来,社工遭遇了形形色色的傲慢与偏见。由于社工经常跟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打交道,很容易被先入为主地判断为“一个伺候人的工作”。由于社工经常和居委会工作人员在一起,一些人认为社工没有什么准入门槛,是一个谁都可以做的工作。当社工不能实现“体面劳动”,当社工的价值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一些社工便选择了退出。

  “社工调任公务员”尽管尚未落地,却向全社会传递出尊重社工、认可社工价值的符号信息。在现有的社会评价体系中,社工的含金量和公务员、事业编人员有着不小的差距;“社工调任公务员”为社工提供了一条向上社会流动的渠道,让优秀的社工能够得到足够的回报和有效的激励,不仅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社工队伍,也能够提升社工的职业归属感和身份认同。

  在经济因素不断嵌入日常生活的当下,让社工“生活上多一些保障,心灵上多一些温暖”,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发挥特长。当从事社工不被轻视,当社工既有“钱途”又有“前途”的时候,才能既留住优秀人才,又拥有更多的“源头活水”。

  改善老百姓尤其是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的生活,需要社工的专业服务。社工并非普通的体力劳动者,他们有专业知识有操作技术有实践经验,理应让他们的劳动更有价值,让社工更有尊严。提升社工的薪酬待遇,让他们得到应有的价值认同,让他们拥有更加广阔、更加美好的职业前景,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