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2016年国际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2016年01月14日03:5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1月7日,巴黎《沙尔利周刊》恐怖袭击一周年之际,巴黎市民在共和国广场玛丽安娜塑像前向遇难者献上蜡烛,寄托哀思。

本报记者 李永群摄

联合国难民署的数据显示,2015年进入欧洲的难民已超过59万人。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三国总理2015年10月24日在保首都索非亚就难民问题举行会谈后表示,如果德国和奥地利等国关闭边境,保、塞、罗也将在同一时间关闭边境。当日,难民从土耳其穿越爱琴海后抵达希腊莱斯沃斯岛,开始准备上岸。

新华社发

顿涅茨克机场曾是乌克兰第二大国际机场,自东部战事爆发以来,该机场一直是乌政府军与当地民兵武装激烈争夺的战略要冲。2015年4月4日,一名当地民兵武装士兵站在被炸毁的机场航站楼前。

新华社发

大国博弈上升、地区热点发酵,2015年可谓大事频发。迈入2016年,地缘政治的“蝴蝶翅膀”仍有可能扇动世界,传统安全挑战与威胁依存,非传统安全问题凸显。动荡中求合作,期待和平,新的一年任重道远

叙利亚危机——

涉及域内外相关国家,缺少任何一方都难以解决

柳 莉

叙利亚危机持续至今,已由从最初的要民主、要复兴、要自强的民族诉求,蜕变为教派、地区控制权和战略利益争夺。经过多年内战,叙利亚早已四分五裂。由于特殊的地缘政治因素,叙利亚成为巨变的“暴风眼”和各方博弈的“角斗场”,叙利亚牵引着西亚北非局势的深度演绎。

迄今为止,叙利亚危机共造成约25万人死亡,400多万人沦为国际难民,1200万人流离失所。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趁乱坐大,俄罗斯强势介入,难民危机困扰欧洲,巴黎恐袭震惊世界,叙利亚危机的外溢效应已具有全球影响。

地区层面,以伊朗为首的什叶派对抗以沙特为首的逊尼派,国际层面,美国与俄罗斯较量。奥巴马为实现“战略东移”,在西亚北非事务上拒绝“回拨”更多资源。俄罗斯则趁机扩大军事存在。2015年12月18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2254号决议,制订叙利亚和平“路线图”:在联合国监督下叙各方应在6个月内开展政治进程、18个月内举行大选。叙利亚危机涉及域内外相关国家,缺少任何一方都难以解决。沙特和伊朗断交为和解进程蒙上阴影。

“伊斯兰国”——

呈现外线扩张态势,国际反恐尚难形成合力

董漫远

2015年,“伊斯兰国”成为最具危害性的国际恐怖主义组织。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对叙利亚和伊拉克境内“伊斯兰国”的空袭效果越来越差。2015年9月30日起,俄罗斯发动的强力空袭使“伊斯兰国”损失增大。从主战场态势看,叙伊政府军分别依靠俄美空中掩护,展开局部反攻,收复失地约2万平方公里,但“伊斯兰国”仍占据约23万平方公里。叙伊两大战场攻守转换并不平衡,叙政府军已变被动为主动,伊政府军尽管收复拉马迪,但部分城镇多次易手,政府军官兵伤亡惨重。

为缓解主战场压力,“伊斯兰国”建立外围分支,同时号召中小恐暴组织“归顺”,并封官许愿,分配“领地”,营造出外线扩张的凶残态势。

2016年,“伊斯兰国”将继续与“基地”总部争夺国际恐怖主义思潮与运动的领导地位,继续以外线扩张来缓解主战场压力。以“伊斯兰国”为主要代表的国际恐怖主义肆虐蔓延已引起各国警觉,但2016年国际反恐合作仍难形成合力,主要原因是部分国家以“打恐”为名谋求地缘政治利益,并奉行“双重标准”,甚至企图利用“伊斯兰国”。国际反恐斗争依然任重道远。

“后伊核时代”——

协议落实前景不明,地缘政治力量多方角逐

王友明

伊核问题修成“正果”,相关方能否顺利履行协议成为焦点。伊朗试射导弹再次引发美国与伊朗关系紧张,伊朗辩称,导弹计划与核协议无关,是美国蓄意挑起事端。美国威胁再举制裁“大棒”,双方“口水仗”升级。伊朗虽高调反击美国,但在履行伊核协议上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减少离心机数量、降低铀浓缩的浓度等等,毕竟伊朗是伊核协议的“得分者”和“受益方”。美国也无意让美伊关系失控,伊核协议是奥巴马任内屈指可数的“外交遗产”,协议成果如果付之东流,并不符合美国利益。至少在奥巴马任内,美国会管控危机,确保伊核协议如期执行。

沙伊断交风波是伊核协议的后续反映,也是叙利亚危机的溢出效应,同时也是地区教派矛盾、域内大国争夺“头把交椅”、域外大国博弈地区主导权的综合表现。伊朗借助中东动荡,趁乱坐大;借助伊核协议,趁势做强。什叶派大国伊朗的独大走势,引发逊尼派大国沙特的危机感剧增。2016年,中东地区仍将在新旧矛盾交织,热点、难点交汇中前行,地区局势将呈现“危机此起彼伏,动荡持续发酵”的特征。

乌克兰危机——

迫于反恐压力,俄美欧对抗烈度有所减弱

陈玉荣

乌克兰人民已经厌倦了政治动荡和战争,渴望和平。但乌克兰何时能彻底走出危机,还看不到时日。解决危机的钥匙并不在乌克兰手中。乌克兰危机的实质是俄美欧大国之间的激烈博弈,乌克兰成为双方在欧亚大陆争夺的政治“支轴”国家。冷战结束以来,西方从未放弃遏制俄罗斯、分化独联体的政策。北约和欧盟不断东扩,极大挤压了俄罗斯的战略安全和经济空间。

2016年俄美欧围绕乌克兰的较量还将延续。今年1月1日,乌克兰同欧盟自贸区正式启动,踏上脱俄入欧之路。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痛失乌克兰大市场,也失去西部边界的安全屏障。作为回应,俄罗斯对乌克兰关闭了独联体自贸区市场,并对乌克兰的30亿美元债务提起诉讼。

不过,鉴于俄美欧大国在反恐问题上找到了对话平台,今年俄美对抗烈度会有所减弱。去年土耳其G20峰会期间,普京同奥巴马的“双人幽会”打破了俄美关系僵局。深受恐袭和难民潮煎熬的法德等欧盟国家,考虑俄罗斯“打恐”的诉求上升,在处理乌克兰问题上放低了调门。事实上,美国和欧盟大国在“健忘”克里米亚,转而要求实现乌克兰东部的军事停火。普京德国之行,将成为乌危机以来俄对西方大国的破冰之旅。

东亚形势——

日本安全角色转型,增添地区安全隐患

张薇薇

2016年,除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仍可能执念于推动修改宪法外,日本在安保领域的活动将主要围绕落实去年4月签署的新版《美日防卫合作指针》和9月国会批准的新安保法案展开。

美日防务合作可能进一步升级。新版《指针》对美日同盟的目标、运作范围、内容等进行了全面更新。去年11月,“联盟协调机制”正式设立,该机制为常设机构,由两国政府多部门共同参与,目的是提升自卫队与美军从“平时”到“战时”的一体化运作能力。今年1月,该机制将举行首次桌面演练。美日在网络、太空等新战略领域的合作也将同步升级。

3月,新安保法即将生效。新法案取消了“周边事态”的地理限制,代之以“重要影响事态”,还规定自卫队可参与联合国维和框架以外的维和及多边安全合作等。种种迹象表明,日本可能进一步介入南海争端。此外,去年2月,日本修订政府开发援助(ODA)大纲,明确将强化ODA的“战略性使用”。这就包括以ODA的名义增加对菲律宾、越南乃至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军事支援力度。

难民危机——

政策与现实背离,消除危机需抛弃一己之私

金 玲

西亚北非之乱导致欧洲经历了自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难民潮”,也使欧洲面临一体化以来最严峻的危机。成员国围绕难民危机应对方案陷入严重分歧,多国已相继启动边境检查机制,申根协定岌岌可危。2016年,一方面是欧洲难民政策收紧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却是地区冲突不断加剧可能引发更多的难民寻求国际庇护。

步履艰难的难民分配方案和日益上升的极端民族主义力量,巴黎恐袭和发生在德国科隆跨年夜性侵事件,使德国和欧盟倡导的对难民“开门政策”面临重重压力。尽管出于“政治正确”的考虑,巴黎、柏林和布鲁塞尔都在第一时间表示“不能将难民危机与恐袭和性侵事件直接联系”,但毫无疑问,欧洲政治精英和民众的神经已高度敏感,难民问题已成为与欧洲安全高度关联的议题,围绕难民问题的辩论已高度“政治化”。新年伊始,向来对移民和难民持开放立场的北欧国家,纷纷重设边境,难民政策收紧已成必然。

西亚北非地区陷入持续动荡,尤其是叙利亚内战和“伊斯兰国”的崛起,是造成欧洲难民危机的主要根源。当前,尽管政治解决叙利亚危机的进程已经启动,但美俄地缘政治博弈和地区大国领导权之争的现状,以及长期存在的宗教矛盾都很难改变。

2016年,世界可能会目睹更多因为难民问题引发的人道主义危机。“小艾兰事件”如果一再重演,将严重拷问人类的根本价值和联合国倡导的人道主义精神。为避免难民危机成为全球之殇,各国应抛弃一己之私和零和思维,携手推动地区政治和解进程,消除难民危机的根源。

网络安全——

规则制定仍是较量重心,中国力促对话磋商

徐龙第

2015年网络恐怖主义有明显增强之势。2016年,不同类型的网络威胁均有可能再次发生,而对关键基础设施的网络攻击、网络恐怖主义以及国家间可能的网络博弈尤其值得关注。

2016年各国仍会通过立法、技术投入、人才培养、建章立制、国际合作等多种措施,维护网络空间安全和发展利益。其中,网络规则的制定仍是国际博弈的重心,但在多个维度上存在不确定性。例如,互联网名称和数字地址分配机构的管理权移交工作能否在2016年7月顺利完成仍存变数;国际上迄今仍无打击网络犯罪的普遍文件或协定,这方面能否有所进展尚不明朗;在规范国家网络行为问题上,各国能否迈出新步伐也未可知。网络冲突、竞争与合作将在不同国家、不同领域表现出来,这可能成为各国网络关系的常态。

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涉网活动,特别是网络规则的制定。从在联大提出《信息安全国际行为准则》,到连续在乌镇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中国致力于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2016年,中国仍将在双边、地区和全球层次上开展多样化涉网对话和磋商,增信释疑,推进务实合作,提升网络能力,维护网络安全、发展和治理利益。

文章作者单位均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

(责编:王政淇、袁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