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想起“空调之争”

2015年12月24日15:25 | 来源:新民晚报
小字号
原标题:想起“空调之争”

  徐轶汝

  又一次空气重度污染,让家长们坐不住了。昨天,微信朋友圈内有一条倡议转发量很大:请给所有学校包括幼儿园安装可去除PM2.5的新风系统并定期更换滤芯。

  更有黄浦区一小学的部分家长,想自掏腰包,为孩子所在的教室安装空气净化器,却遭到校方拒绝。

  学校说不,原因有三点:

  第一、类似做法,没有先例。家长自费安装,会引起其他班级的攀比心理。若校方出钱,必须走流程。主管部门没有明确说法。

  第二、安全问题,包括教室空间是否足够,电器电压能否承受。

  第三、净化器的维护保养由谁负责?没有制度保障。

  其实,这次的“空气净化器之争”,和若干年前的“空调之争”,何其相似。翻看当时的媒体报道,主管部门和学校最担心的,同样不外乎资金、安全、维护这三大难题。

  当时就有人大代表提出,既然教育支出年年见涨,就应该从市区财政教育经费中预留空调购置及安装资金。至于电费和后续维护费用,可适当向学生收取。据这位代表测算,中小学装空调,每人每年电费仅30元。

  而要解决安全和维护问题,则需要形成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比如规定教室室温高于或低于几度,可开空调;空调温度、风速如何设置;开空调时要开一点窗保证换气;以及派专人定期清洗和检测空调运行情况等。

  空气净化器进教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参考当时的做法来解决。

  首先可以在具备条件的学校试行,因校制宜,先行先试。

  其次,主管部门可以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论证,确保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公共卫生安全,并对空气净化器的安全运行、维护管理、节能降耗等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和措施。

  据统计,今年上海空气污染的天数加起来接近三分之一。出于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关心,让空气净化器走进教室, 完全应该提上议事日程,加以论证。希望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不要“怕麻烦”,能够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主动作为,积极作为。

(来源:新民晚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