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光明日报:旅游文明的涵养需要长时间和多途径

王丹
2015年12月18日05:29 | 来源:光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旅游文明的涵养需要长时间和多途径

  近日,由中国旅游研究院联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发布的国内首份《中国游客海外形象全球调查》表明,尽管一些中国游客在围观起哄、插队等方面的不文明行为依然存在,中国出境游游客在礼仪、文化和习俗方面与当地文化的冲突,却在逐步成为矛盾的焦点。另一个颇具意味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游客在购物情境中的形象最好,而在公共场所、交通、餐饮、酒店和旅行社五个场所的形象排名靠后。

  前脚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后脚就是一连串的不文明曝光。随着我国日渐成为旅游大国,中国游客在国外的形象也越发受到关注。个别游客在文物上刻字、乱扔垃圾、不排队等不文明行为,往往会引发一场舆论对于国人素质的讨论和反思。不同于以往的媒体点式报道,此次调查直接对亚、非、欧、美、大洋洲的23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外国人进行问卷调查。尽管从总体来看,外国人对中国游客仍然持积极欢迎态度,但对于中国游客来说,通过这份评价,看到“镜中我”的形象,无论对国人的“面子”还是“里子”,都具有积极的督促作用。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出境游的人数已破亿,旅游的本身除了放松、愉悦外,不同文化习俗和礼仪之间的互融互通,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没有较为敏锐的文化感知力,也没有经过学习准备,那么即使小的习俗上的冲突和习惯上的违和,也会给个人形象以及旅游的愉悦度带来较大影响。上述调查结果也显示,外国人普遍将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首要归因为文明意识差和文化差异,其次才是生活习惯差异。

  在我国,尤其是近十年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出国旅游,体验不同文明的需求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然而,不同文化的融合和礼仪习俗的对接,还是给国人在旅途中带来了很大的困惑和障碍。令人欣喜的是,此次调查显示,经过十年左右时间的洗礼和熏陶,国人的旅游文明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甚至不乏令人“惊喜”之处。但在跨境旅游这一国际环境里,中国需要补的课还有很多,文明的习得养成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多元的途径。

  当然,看到“镜中我”形象的不完美,并不能麻痹国人对于跨境旅游不文明所产生的痛楚感和焦灼感。不文明旅游行为有着自身的机理,涵养我们的旅游文明,需要持续的道德规训和类似“黑名单”式刚性惩戒的倒逼,也需要有意识地训练和培养国人的文化感知力和敏锐度,渐进地填平与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沟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可妄自菲薄,更不能裹足不前,只能用行动逐步改变中国游客在世界的印象。

(来源:光明日报)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