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作文写光了”?

2015年11月18日15:23 | 来源:新民晚报
小字号
原标题:“作文写光了”?

  朱晓昆

  最近很为儿子的作文苦恼。

  进入中学之后,学校的要求是:每两周写一篇文章,不定题目,不限体裁,让孩子们自由命题,写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我对这样的布置觉得蛮不错,没有框架,自由发挥,孩子不会被一些生硬古板的题目框住了。

  不料,写了一年多,最近他常说:能写的都写过了,写光了,没啥好写了。翻看他的篇目,按人物,就是老师、同学;论事情,无外乎考试、旅游;论道理,多是诚信、坚持。大概每个学生都最会写这些吧?都写过一轮后,自己都觉得厌倦了,就想不出写什么了。

  我建议:写写秋天吧。他说:这不是每年都这样吗?再建议:写写心情吧,有啥事情当时觉得有点触动的?他说:没啥被触动的呀。

  十几岁的少年,正是蓬勃生长、对外界怀有无限渴望之情的年纪,如何就这样平静淡定了呢?孩子的回答确实让我警醒和反思。是的,首先,是对生活不愿观察。在不少孩子眼里,四季更替、人来车往,几乎都是一成不变的,很少有特殊之处。没有兴趣去观察两片树叶之间的不同,自然也就体会不到身边的美。其次,是对生活不能感悟。在不少孩子眼里,什么都是理所应当的。社会的发展、生活的便利,是大人送给他们的礼物;相反,如果清流变臭水、阳光成雾霾,他们会不会想要说点什么、做点什么,而不仅仅默认环境的恶化?

  造成这种状况,当然,学业的压力是一方面,对于老师和家长的付出,孩子们更多地想到要用分数来回报。另一方面,电子产品成为陪伴首选,“宅”在家中使游戏时光被替代、低头刷屏使阅读时间被掠夺。还有很重要的是,作为大人的我们,常常为了考试、为了安全、为了无论何种看似善意的考量,有意无意地隔断了他们与外界的联系,他们的世界当然就大大地变小了。

  亲近自然、留意社会、体味人生,本应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兴趣点。从这个角度说,儿子文章写不出来,我先要反思。

(来源:新民晚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