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背水”一战的治霾也是一种“策略”

2015年11月14日00:15 |
小字号
原标题:“背水”一战的治霾也是一种“策略”

  入冬以来,雾霾再次来袭,东北、华北相继“沦陷”。面对严重雾霾,限产停产成为各地通常采取的被动措施;然而在日常的主动治霾中,喷雾洒水也成了部分地区的“标配”,甚至雨天也不停息,引发广泛争议。城市一边缺水喊渴,一边却洒水治霾,这是否“病急乱投医”?此举真能保卫蓝天吗?(11月13日《北京晨报》)

  对各地喷雾洒水治霾,笔者称其为“背水”一战,无论是对这个成语的歪批,或是从出典上正解,都与这种治霾措施十分形似和神似。您看,喷雾洒水成了部分地区的“标配”,甚至雨天也不停息,是不是很像“背水”一战?而“背水一战”发生于汉高祖三年,汉军和赵军在井陉交战,汉军大将韩信摆下兵家大忌的背水阵,以示本军将士奋勇作战以求死里逃生的决心。

  说起来,这场“治霾之战”也是明显没有胜算的。曾经大大小小的“交战”,不管是禁烧烤还是禁熏肉,甚至立下了“军令状”的禁烧秸秆,都没有获得重大“战果”,雾霾还是大摇大摆地来了。倘若不见了烧烤,没有了熏肉,而且秸秆也烧完了,雾霾还是驱之不散,那么,可以显示治霾决心的,或者说能表现出还在治霾的,可能只剩下喷雾洒水了。

  这里所说的“治霾决心”和“还在治霾”,实际上与治霾的效果是关系不大的。虽然洒水治霾引发广泛争议,是因“城市一边缺水喊渴,一边却洒水治霾”的资源浪费。但是,这种治霾方式,可能是“病急乱投医”。专家指出,洒水车主要是向城市道路洒水,洒水高度十分有限;而且道路所覆盖面积只是城市的一小部分,因此这种小范围的洒水对降低全市扬尘的作用十分有限。关键还在于,扬尘只占雾霾成因的10%-20%,所以洒水治理雾霾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那么,为何部分地区还要不顾资源浪费,热衷于洒水治霾?这还不得不从这种“背水”一战的形式中,解读“背水一战”的策略。对于洒水治霾,部分地区的相关部门可能也知道是没有胜算的,但不战而败可能要丢“乌纱”的,因此,摆出一个架势很重要。要想逃避被以“不作为”“懒政”追责,最好的办法就是表现的不遗余力、不惜代价。这从“雨天也不停息”来看,这种“姿势”是摆足了,生怕一时疏忽而没有人看见。当年韩信摆下背水阵,也让赵国的国王和将领们以为大势已去,于是军队大乱,纷纷落荒而逃一哄而散。

  然而,要说如此的“背水一战”是什么计谋,也可能是冤枉了相关地方部门的。官员保政绩也是一种积极的履职态度,在大力治霾的情势下,任何相关部门的无动于衷,都会被追责。但是,治霾毕竟是一个难题。尽管有关专家找到了雾霾的主要成因:扬尘虽是雾霾的成因之一,但我国雾霾的主要成因是煤炭燃烧、机动车尾气、工业排放,这三部分贡献了超过3/4的PM2.5。但是,要加大对燃煤、机动车、工业排放的治理,还有一定的难度。事实上,面对严重雾霾,限产停产只是各地通常采取的被动措施。

  因此,“背水一战”的治霾也是一种“策略”。只有等到有决心同时有实力的时候,准确的说是要奋斗又经得起“牺牲”的时候,才能让治霾行之有效、稳操胜券。

  文/知风

(来源:红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