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生“二孩”之后……

李泓冰
昨夜,朋友圈被十八届五中全会“全面放开二孩”刷屏了。段子手们纷纷出笼,调侃80后这“中场队员”要辛苦了,“421阵型将变成422阵型”,还有什么“该生不生,后悔一生”,“该养不养,老无所养”……
一个严肃堂皇的会议,瞬间让全国百姓欢乐起来。似乎每个家庭,从祖辈开始,都在盘算是否添丁进口的大事;而对国家而言,迎接“二孩时代”,也将给经济拉动、社会结构、文化氛围带来微妙而深远的影响。
自从1979年6月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订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奖励只生一个孩子的夫妇,对无子女的老人逐步实行社会保险……”,独生子女政策逐成基本国策,古今中外,绝无仅有。到昨天宣布即将终结,36年过去了。如果没有这个政策,中国将多出4亿人,而世界70亿人口日,也将提前5年来到。
代价则是,有整整一代人,以80后为主,70后、90后为辅,被贴上“独生子女”标签。他们是幸运的,万千宠爱在一身,整个家庭的资源都集中于他们身上,他们的成长环境相对优渥,个人发展相对顺遂。他们也是孤独的,社会竞争压力更加剧烈,将来可能还得负重前行,把四个老人和两个孩子的赡养抚养重任担在肩头……
马克思说过:“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口问题,自古至今,都是重中之重的基本国策。古时,疫病横行,战争频繁,人口寿命短,因而土地与人口的数量,便是国力是否强盛,经济是否繁荣的标志。最早的计划生育国策旨在“增产”,应该出现在春秋战国时代。比如越王勾践,这位老兄被吴国打败后,推出鼓励生育国策,“令壮者无取(娶)老妇,令老者无取(娶)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娶),其父母有罪。”“姐弟恋”、“黄昏恋”、“独身主义者”,那是要入刑的。生了男孩,越王会奖两壶好酒,一条狗;生了女孩,奖两壶好酒,一头小猪。不知“犬子”之说,是否与此有关……到了战国初期,中国总人口1000余万,战国时恶战频频,伤亡巨大,人口反而翻了一倍,到秦初达2000万,也是各诸侯国“增产”政策的结果。
从奖品来看,越国生男生女差别不大。如今放开“二孩”,却让人对女孩的地位生出隐忧。独生子女时代,独生女也须肩负家庭所有希望,必须自强不息,女孩地位显著上升。饶这么着,男女也未必平等了。不说求职之类的大题目,单看新闻中层出不穷的“女司机”标签,就可见一斑。交通事故主角是男司机,一般就以车辆品牌上题;要是女性开车出事儿,编辑便省了心,“女司机买新车在小区转悠炫耀,碾死邻居赔偿58万”,“女司机强行变道惹翻路怒族”……事实上,女司机肇重大事故的几率远低于男司机。北京交警部门统计,2007年北京男女司机比例是7:3,但女司机肇事事故死亡人数是男司机的1/50。
好了,以后有男有女了,家庭资源会不会向男孩倾斜?社会关注会不会微妙地忽略女孩?已经听到有60后父母玩笑地大吼“还我儿子”了。总之,放开“二孩”,欢乐之后,无论家国,要琢磨的事儿还多着呢!
(来源:新民晚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