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清风:“天价虾”事件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对发生在“十一”黄金周期间的天价大虾事件,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表示,一只38元的虾就抵消掉了山东旅游局几个亿的广告效果,“这个事情的管理职权在工商和物价等部门,旅游部门虽然是在主动作为,但是已经越权了。”
发生在国庆期间的青岛“天价虾”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强烈反响。确实如李金早所说“一只38元的虾就抵消掉了山东旅游局几个亿的广告效果”,让山东着力打造的“好客山东”品牌毁于一旦,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可见一斑。但是,反过来一想,“天价虾”事件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近几年,随着旅游业这块“蛋糕”越做越大,参与者都沉浸在分享美味“蛋糕”带来的巨大利润的喜悦中,都挖空心思欲抢到更多的利益。殊不知这块“蛋糕”早已暗生“蛆虫”,盖因参与者良莠不齐,制作“材料”好赖不一,导致这块“蛋糕”变了味,变了质。“一只38元的虾”不过是其中的一条“蛆虫”罢了。这样的事实我们不能掩盖,发现得越晚,“蛆虫”就会越多。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天价虾”事件让我们能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这个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避免了“沉疴难治”的境地。
既然发现了问题,有关部门就应该痛定思痛,拿出决心来,使出有效的“杀虫剂”和“保鲜剂”,努力保持旅游业这块“蛋糕”的新鲜美味,甚至可以重新组合“原材料”,重做一个“大蛋糕”。“蛋糕”好吃了,口碑自然会好起来。
其实,旅游业乱象由来已久,只是因还未到“腐烂不堪”的地步,大家还可以隐忍,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地发酵,终会导致群情激愤、难以忍受下咽的结果。不止山东青岛是这样,其他地方也是这样,前几日香港不是爆出了一起“旅游者拒绝购物被围殴致死”的事件么?这必然导致香港旅游这块“蛋糕”越来越臭。而在青岛38元大虾之前,早在2012年春节,三亚就爆出游客吃海鲜被宰丑闻,三亚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至今还在影响三亚旅游市场。
旅游业也应该如食品业出台最严《食品安全法》一样,出台一个最严“旅游法”,依法治理,依法惩处。当然,加强监管,落实法律法规,更是必不可少的。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