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环球走笔:日本人际关系缘何日渐淡漠

莫邦富
2015年10月08日09:5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自上世纪50年代日本进入高速发展时代以来,原本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社会传统、习俗、礼仪、家庭观念等受到很大冲击。日本家庭从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主义开始转向以“核心家族”为主的小家庭主义,重视亲属、家族的人际关系也迅速淡化。近二三十年,日本社会越来越严重的高龄少子化现象,愈发稀释了原本已经很淡漠的人际关系。

  旅居日本的中国人大都会有这么一个感受,在日本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非常淡漠,不像在中国时那么浓烈、黏稠。

  举例来说,日本一年有两次送礼的习俗。一次是8月份过中元节时送礼,日本把那时送的礼品都叫做“御中元”;另一次是岁末的12月赠物,名曰“御岁暮”。到了这两个送礼时节,日本大大小小的百货商店、超市,甚至街头巷尾的便利店里都会摆出各种礼品,供客人选购。

  礼品基本上是日常用品及食品。前者有毛巾、洗浴用品、餐具、家庭常备工具等;后者为啤酒及其他各种酒类、水果、糕点、调味品、食用油、大米等。价格多在3000至6000日元(100日元约合5.30元人民币)之间,1万日元以上的礼品种类很少。送礼对象基本是家人、亲戚、同事、好朋友等。

  礼轻情意重。“御中元”和“御岁暮”的节礼,不在于价格是否昂贵,更在乎情意能否抵达。所以日本人很在乎这份“薄礼”。许多日本人专程跑到三越、高岛屋等大百货商店去备礼,为的就是礼品上可以包上写有三越、高岛屋字样或图案的包装纸,显示出重视之感。也有人觉得送百货公司的礼品还是不能表达自己的心意,就特意挑选一些很个性的商品。拿我常收到的礼品来说,有在濑户内海的小岛上栽种、专喝鱼汤长大的橘子;也有北海道当地制造的特色调味品。

  虽然“君子之交淡如水”,但这种古风之美还是代表了浓浓情谊。可是,近些年来,日本人之间的社会联系愈发淡化。一方面,由于社交网络的普及化,人们尽管不是经常见面,但在网上不时可以聊天交流,而且还可组织线下交流,人和人之间的虚拟距离似乎拉近了,于是许多人认为不需要依靠以送“御中元”和“御岁暮”这种传统方式来维系和强化人际关系。另一方面,年轻人的“贫困化”也是原因所在——尽管从日本人的平均收入来看,送节礼的支出不算多,但对收入很少的年轻人来说,毕竟也是一种多余的负担。此外,日本新建的公寓大楼等住宅建筑按楼层设置密码锁,所以即便同住一个大楼多年,不同楼层的居民互相间也很难来往交流,使得不善交际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失去了许多可能与他人接触、交流的机会。

  看到中国社会中常见的广场舞现象,许多日本人羡慕说:“中国人喜欢热闹,老了以后日子过得畅快、高兴。而日本人相对来说过得孤独了一点。”很多社会活动人士想组织中日两国的老年人加强交流,也正是看到了社会的这个需求。


  《 人民日报 》( 2015年10月08日 21 版)

(责编:王倩、文松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