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伟:火车宿舍禁“看”不禁“住”

郑州一所美术学校的学生宿舍是一列退役的绿皮火车。车厢油漆脱落的比较严重。宿舍内是木制双层床,配有热水器和空调。该学校火车宿舍区,校方设有严格的栅栏门开关时间,非规定开门时间如有特殊情况必须登记,才能进宿舍。(9月23日《四川日报》)
一片绿树掩映中,一列斑驳的绿皮火车静静地躺着,如此唯美画面犹如胶片当中的影像,充满回忆与想象。对于每一位文艺青年而言,此处必是采风取景的绝佳去处。
然而郑州的一所美术学校,将一列火车车厢,改装成了学生宿舍。火车作为宿舍的创意,源于校长个人的火车情结,校长毕业于铁道学院,对大学校园里一列列火车的场景记忆犹新,所以当在4A级景区看到这列锈迹斑斑的绿皮火车车厢时,就动起来了心思,何不把自己学校的学生全部搬迁于此,既圆了自己的火车情结梦,也给学生提供创作的灵感。为此花了100余万,装了空调、安了热水器、进行了空间改造工程等等,火车车厢摇身一变成了学生宿舍。但如此新奇的创意,笔者总觉的哪里有些不妥。细细想来,主要有两点。
创意是用来体验的,而不是用来生活的。国内外有很多诸如树屋、冰屋以及火车旅馆这样的创意体验地,但试想一下,让一个人在树屋、冰屋这样的创意空间住上3年甚至6年,会是何种感受。还会有当初入住那时的新鲜感吗?还会每天发微博、朋友圈告诉别人自己入住创意空间了吗?我想肯定不会,想的最多的肯定是何时能住上宽敞明亮的房间,躺在舒适安稳的床上。但依郑州这所学校的架势,学生们得在火车上住3年,如果初中高中都在此就读,那很有可能会住6年。
创意如此美好,但更需要贴近现实。看到车身外斑驳的油漆、车厢内拥挤的空间,再多的灵感或创意都会被磨灭。这所学校是一所全日制中学,招收初一至高三的学生。国家早就颁布了《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河南省也出台了《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标准中明确有“保障安全和抗御较大自然灾害的要求”的规定。但郑州这所创意学校,能否真正达到国家及地方的规范标准,值得怀疑。虽然学校再三声称进行了安全、设施等方面的改善,但每个宿舍一个灭火器的配置,能否预防“火烧连营”的发生?车厢旁不足一米的铁丝网,能否守护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让未满18岁的学生住在这样的环境,值得商榷。
天上的星星,繁星点点,浩淼璀璨,但如果你将它摘下,只是一块块石头。套用一句古话,有些美好的东西“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火车宿舍同样如此。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