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帮燕:提升国民道德素质 还“被讹者”清白

文|明帮燕
近日,有媒体报道,“淮南女大学生称扶老太被讹”,相关目击者已经出面向淮南警方说明情况,通过个人微博首度向社会公开她所看到的一幕并公布了现场照片。照片显示,该大学生从老人身边经过时,两者之间是有距离的,根本没撞到,且该大学生没看到老人身上有任何刮擦。但是,老人就是赖在地上不肯起来。
近年来关于全国各地“扶老人被讹”的新闻是屡见不鲜,人们对于“在街上看到老人跌倒到底该不该扶?”这个问题似乎并没有确切的答案。虽然,国家一直在大力弘扬社会正能量,力图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为此曾经也在央视春晚量身定做小品《扶不扶》来警示国民。但是,还是会接连不断的发生诸如《洛阳小伙扶人反被讹 无奈报警求助》、《扶人被讹,自杀证清白》、《六安街头上演“扶人被讹”闹剧 交警作证还原事件真相》等等之类的敲诈勒索事件。中国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总体来说都是好的,但是还是会存在个别道德素质低劣者,这一类人,要想一朝一夕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那是不切实际的,可以说,在提高道德的道路上还任重道远。就当前而言,我国国民的整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尚待有待提高,思想道德建设形势比较严峻。
人的善良不应该成为道德的致命点,也不应该成为居心叵测者的利用工具,更不应该成为社会的“冤假错案”。该大学生走近老人时也问自己“扶不扶”,但最后还是上前扶起老人。说明该大学生善良正直,她做了她觉得对的事,相信也是绝大多数国民觉得做的对的事,以道义的名义去做事,哪里还有正义反被“邪恶”欺的道理呢?现在之所以多数国民每次看到老人跌倒,显得冷漠无情在一旁袖手旁观,也是因为近年来的“被讹”事件见多了,对跌倒里面的“端倪”怕了,不想好心办坏事。其实这也不完全怪公众,社会管理本来就难度大,加上近年来社会风气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危机加强了。
要想诸如此类的“跌倒被讹事件”发生的不那么频繁,要想找回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要想整个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个质的飞跃。其实,最根本的解决之道应该是努力发展经济,政府加大对就业的扶持力度,让国民安居乐业,早日实现各自的“中国梦”。只有人民富裕了,才不会想到用“讹人”的手段骗取钱财。我们应该永远站在正义的一边,坚守对人热情,互相关爱的友爱精神,我们需要做的是,对于做了好事反被陷害的人,我们应当像本事件中的目击者那样,勇敢的为正义伸张,为受冤人取证,在关键时刻拿出证据,还好人一个清白。
【 延伸阅读 】
堂吉伟德:“未撞何以送医”的逻辑误伤多少好人?
叶祝颐:员工跪拜老板是哪门子企业文化?
张胜磊:教师队伍是强国发展的基石
韩茹然:按星座分宿舍将学生“物以类聚”好吗?
叶祝颐:善待农村教师让寒门多出贵子
冀姣 :点赞“向蒙冤者道歉”的同时也需反思
戴先任:向“蒙冤者道歉”是司法部门的自我问责
叶祝颐:老人跌倒无人扶死亡 提醒惩恶扬善
桑胜高:吹响“敲开核桃”的集结号
(来源:齐鲁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