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人三项 渐入健身心愿单(体坛观澜)

读大学时,班里有位女同学是运动达人,起先只知道她会游泳,跑步比男生还快。后来听到她说自己练的项目是“铁人三项”时,还真是挺意外的。因为她高高瘦瘦,戴着眼镜,一副埋头读书的“学霸”形象,真看不出哪里和强壮的“铁人”沾边。
同学对这种质疑已经习惯了,更让她习惯的是每次说出“铁人三项”4个字后,对方都是带着一副“不明觉厉”的神情问她:“这铁人三项,都是哪三项?”似乎单独提起游泳、自行车、跑步,每个人再熟悉不过,而当这些常见的运动组合在一起成为铁人三项时,就变得“神秘”起来。
在被教练挑中练习铁人三项之前,这位同学已经练了7年的游泳。当时她所在的城市练铁人三项的青少年加起来也不超过6个人。
虽然“长”了一张“小众脸”,但铁人三项一直没有停下在国内推广的脚步。近年来,中国铁人三项协会一直把“铁人三项进校园”作为重点推动。前几天在上海举行的铁人三项比赛中,更是设置了短距离的特别体验组,让十几岁的孩子也能顺利完成比赛。
不久前万达集团宣布收购美国世界铁人公司,更被视为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发展的契机。甚至有人预测,借助万达东风,铁人三项在国内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马拉松。说不定再过几年,各个城市就会争相举办铁人三项赛,普通人也会把“参加一次铁人三项赛”写进心愿单。
遇到发展良机值得欣喜,但渴望在短时间内把铁人三项办成“国民赛事”不太现实。举办一场铁人三项比赛(奥林匹克标准距离51.5公里,包括游泳1.5公里、自行车40公里和长跑10公里),对公开水域、赛道设计、配套设施都有着严格要求;而对普通人来说,想从单纯的长跑爱好者、骑行爱好者、游泳爱好者变身为兼顾三项的全能选手,着实太难。毕竟良好的身体素质、大量的训练时间、完善的装备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具备。何况当前,铁人三项面临着群众认知度低、基础薄弱等现实问题。与其筹划复制马拉松的“传奇”,通过办赛激发参与热情,不如先补补课,多普及常识,让类似“铁人三项是哪三项”的发问越来越少。
《 人民日报 》( 2015年09月12日 07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