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严责不文明就该有200斤的气魄

2015年08月22日00:08 |
小字号
原标题:严责不文明就该有200斤的气魄

  8月19日的8号线地铁车厢中,一个手绑绷带的女子一上车就坐在一名粉衣女孩身上,声称自己手受伤了要求女孩让座,并用力把女孩往边上挤,还时不时用缠着绷带的手打人。说时迟,那时快,旁边一位胖阿姨怒了,她挺身而出,开始与绷带女子斗智斗勇,不仅出手保护被打女孩,还安慰她“勿要哭”。(8月21日《新闻晨报》)

  原本戾气横飞抢座位,却没想半路杀出个胖阿姨,一句“我200斤我怕你呀”听来满怀侠义之情,看客不禁伸手“点赞”。确实,地铁上的不文明见怪不怪,各地抢座引发的矛盾也是屡见报道,或是骂骂咧咧的老人,或是戴着墨镜的“教师”,蛮横起来确实叫人恨意频频。有这样一位稍显“泼辣”的胖阿姨能喝止抢座,看罢都要觉得正气长舒,毕竟一直以来,“无故犯我”的案例太多太多,公众既憎恶、也无奈,但总不至于以暴制暴,还以颜色,心态自然压抑了不少。

  曾几何时,一批公交“占座族”频频“扰民”,而大多数人无非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轻者忍让便罢,重者报警求助,不论结果如何,仿佛还是“恶人”得胜,身处其事时潜意识还安慰自己:“算了,不要计较”。

  不要计较,多么平实的四字箴言,其作为一种美德,向来附着于“忍让”思想之上,为历代文士所继承发扬。从小父母的教育主张也是以德报怨、以柔克刚,特别是在如今的法制体系下,轻易还手于己不利,凡事都要依法而行。在公交车上,不论是被逼让座还是直接抢座,从影响来看,轻?好像不太轻;重?似乎也不太重,如此的结果往往是警察叔叔来协调教育一番,各回各家。

  诚然,自我道德品质的实现确实可能要吞忍不少怨气,可一味忍让、协调,对待那些蛮横行为就真的有用么?不少人觉得为个区区座位,实在犯不上全力相抗,但恰恰人人秉持于这样一种“退步观”,才愈发助长了许多人的戾气。现代文明社会,很难见到“泼妇骂街”一类的场景,但不少不文明行为依旧存在,仅公交车抢座一例,就常见不少老人倚老卖老、为老不尊,在普遍敬老、遇事爱老的情况下,忍让的结果能让其接受道德洗礼么?只怕未必。

  《论语·卫灵公》有言:“当仁不让于师”,其后续被引为成语“当仁不让”,意为在“仁”的面前,连老师也无须相让,可见以“柔”为派的儒家,同样有这样干脆利落的见解,其发展至今,更是引申到了许多不让,其中重要一条便是“大是大非面前理应不让”!另外,我们身处的法治社会对自身权益的保障有严规细责,受到侵害理应追偿求惩。由此,于理、于法,我们何必过于忍让?

  凡事有度,须有所止,不能一味讲究一类品格,却忽视了其副作用。在可控范围内,我们应当“唯谦”,把自身高度放低一些,遇事退一步;若是涉及原则,有弊无利,大声喝止、言语磅礴又有何妨。如今,党和国家大力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崇尚和美的同时,也应更加注意对待不文明的方式方法,对待“不和谐”,就应反其道而行,挫一挫锐气、激一激思想,把暴戾强压下去。

  严责不文明,人人有责,遇事就该有这位胖阿姨“200斤的气魄”,人人勇于如此,形成范围效应,只怕某些猖獗之人都要有所收敛。事有辩证,不妨多多强纠不正,当头棒喝之下,哪怕一时不能醒悟,不文明之气怕也能退却三分。

  文/余祖欣

(来源:红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