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朱永杰:有感于郑州“三甲”高中畸高掐尖线

2015年07月25日15:26 | 来源:荆楚网
小字号
原标题:朱永杰:有感于郑州“三甲”高中畸高掐尖线

  郑州市“三甲”高中是郑州外国语学校、郑州一中和河南省实验中学。今年他们的中招录取分数线再创新高,成为畸高。满分是680分,外国语的线是635分,一中和实验的线是625分。这样畸高的“掐尖线”意味着什么呢?

  笔者的第一反应是,糟透了!一门功课按照满分100分计,要想上“三甲”高中,你家孩子每门功课的平均成绩要在92分以上才可以。也就是说,孩子只有失掉七八分的权利才可以拼死拼活踏入“三甲”高中的门槛。为了保住这个七八分,孩子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和代价,做出怎样的牺牲,岂是一个糟透了得!

  一般而言,一门功课的掌握程度能够达到80分,就表明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到了良好状态。如果能够再努力,达到90分,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这就需要在学习时间和专注度上付出超乎寻常的心血。至于达到95分左右,那就必须是全力以赴废寝忘食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才行。

  教育学有个“80分定律”,大意是学生只要取得了80分的成绩,就可以无忧无虑了,这是个好状态,大可不必为丢失的20分烦恼,完全有必要用这20分兑换出自己用来课外阅读、玩耍嬉戏、安静发呆的时间,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富有趣味和生机。换句话说,只要生活有滋有味,拿了80分,也比高压补课苦学之下取得的95分有意义、有价值、有潜力、有希望。

  可惜,明白这一点的人并不多。在这个暑假,你会发现成群结队的孩子组成补课大军,浩浩荡荡,谁也无可奈何。7月24日《新华每日电讯》再次聚焦屡禁不止的“有偿补课”,即便在上海,也是从中学到小学直至幼儿园,大批学生涌进补习的课堂,“补课”依然是不少机构和老师的生财之道。一个暑假,一些“名师”“挣个四五万元不在话下”…… 一边是禁令,一边却是如火如荼的招生。

  君不见,走出家门,“30天提高50分”“期末考飙分”等各培训班广告充斥着网络和媒体,幼小衔接、小升初、初升高、中考高考冲刺等提分班五花八门,收费项目和套餐均按小时计价,“重点校在职一线教师亲授”的广告比比皆是。由此足见当今教育发展偏了轨道走进了“茄子地”,令人忧心忡忡。

  在郑州,有“三甲”高中“掐尖”,“有偿补课大军”只会日渐壮大。掐了尖的“三甲”高中自然“一本”上线率奇高,这个“模范带头作用”的最直接体现就是无数孩子的生活一下子回到了“解放前”,补课补课,除了补课还是补课!间接体现则是,一些教师有了额外补贴,改善了生活,弥补了工资低的亏空。

  能怪家长吗?不愿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不择手段,也属无奈之举;能怪教师吗?有学生求助,又有报酬,有市场,何乐而不为?再说谁叫自己工资低呢?师德只能靠边站了。能怪学校吗?有升学率这根指挥棒,谁落后就要挨打,对于补课只好睁只眼闭只眼,难得糊涂!

  倒霉的只有孩子了!走出校门,再进补课门,日以继夜,夜以继日,哪里还有课外的丁点逍遥和自在?一个个分明变了态,成了“病梅”,只会在一张试卷上跳舞,眼里只有分数。对于这样的孩子,请问你会高兴起来吗?你敢对他们的未来充满希望吗?那个沉重的“钱学森之问”会有解吗?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