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真人秀在“真”不在“秀”(时事点评)

丁建庭
2015年07月25日04:0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如果说10年前《超级女声》开启了一个电视“选秀”节目时代,那么3年前的《爸爸去哪儿》则又开启了一个“真人秀”节目时代。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各大卫视在黄金时段播出的真人秀节目多达数十档,各种亲子类、竞技类、情感类“真人秀”让人眼花缭乱。

  “真人秀”之于中国,也算得上是舶来品。因为这种节目形式在海外已经火了十几年,从野外生存到游戏比赛,从草根竞技到明星比拼,“真人秀”持续吸引着观众的注意力。这种节目何以如此受欢迎?诚如“真人秀”的名称,因为这是“真人”在秀。即便其中有“做秀”成分,却也把“真人”的生活近距离地展现给观众,特别是那些平时遥不可及的明星。换句话说,它给了观众一个“平视而不是仰视”明星的机会,节目展现出来的也是明星身上的普通人生活特征,观众对此有很强烈的代入感。

  近年来,在中国荧屏上诞生了不少优秀的“真人秀”节目,比如《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真正男子汉》《极限挑战》等,市场也从收视率的角度对这些节目进行了充分肯定。不过“真人秀”节目多了之后,也不可避免带来了一些问题,有些甚至是鱼目混珠。火起来的“真人秀”把主角基本上锁定了明星,一定程度上存在过度明星化的倾向,拼创意也逐渐沦为了拼明星,而市场真正的草根“真人秀”几乎没有。对于明星来说,为了追求粉丝量、话题量和高身价,纷纷投入“真人秀”的怀抱,仿佛不参加就意味着OUT了。还有一些完全是在玩噱头、搞炒作、比拼下限,什么“与动物同睡”“搞人性测试”“现场谈恋爱”,可以说这些节目是在故意做秀,试图借助一些另类方法“引诱”观众观看。

  不只是“真人秀”,许多电视节目一旦火了起来,类似的节目随之就会多起来,之后又会“滥起来”。而市场的纠错能力往往比较滞后,有时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还不一致,这时候很需要管理部门的规范引导。正是基于“真人秀”存在的一些问题,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近日发出通知,要求“真人秀”节目努力转型升级、改进提高,丰富思想内涵,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实现积极的教育作用和社会意义。要让“真人秀”既有意思也有意义,防止把节目办成脱离现实、脱离群众的无聊游戏、奢靡盛宴,避免节目成为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不能助长社会浮躁心态和颓废萎靡之风;要摒弃过度娱乐化和过度明星化倾向,不能把“真人秀”变成拼明星和炫富的场所,特别要防止明星嘉宾作假作秀、愚弄观众。

  事实上,我们并不缺好的“真人秀”节目。这些节目,不管形式怎样、内容如何,主题却有共同的一个,那就是要“秀”更要“真”——展现真人、展示真实。

  (据《南方日报》) 

(责编:刘军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