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民生·民声:乡村游,怎样告别“野蛮成长”
●快速发展的乡村旅游正面临成长的烦恼,内要练功,外需扶持,才能突破转型发展瓶颈
盛夏时节,放下繁重的工作,离开繁闹的都市,很多城里人选择到乡村度假休闲,在田园风光中放松身心。
乡村旅游一年比一年热,某些人气旺的地方,经常停车没位,吃饭排队。统计数据显示,近些年全国休闲农业接待人数增速保持在10%以上,2014年达到10亿人次。
不过,目前很多地方的乡村旅游仍在走“萝卜快了不洗泥”的野蛮成长之路,旺盛的需求掩盖了不少问题:蚊蝇飞舞、杯盘油腻,食宿卫生条件很差;家家挂牌、村村冒烟,可吃的玩的项目都一样……这样的地方,山水虽美,却不一定留得游人久驻,更难吸引回头客。实际上,一些曾经火爆的乡村旅游地,以往生意不愁的日子已渐行渐远。
搞好乡村旅游,不仅是市民休闲、农民致富的双重需要,它还承载着城乡融合、拉动内需等多重任务。如何才能让它告别“野蛮成长”,转型升级,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经营战略必须明确——这是最核心的一条。说白了,就是要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琢磨透目标客户的消费心理。城里人去乡村找什么,有什么样的需求,就创造条件满足他们。乡村旅游对多数人而言,是一种土地回归、心灵回归和传统文化的回归,吃、住、游、购、娱都应围绕这些展开。目前,有些地方把这种“回归”的诉求简单地理解为吃点野味、摘点蔬果,其他方面粗粗拉拉。把城里的KTV搬到乡下,与在场院上放一场和着虫鸣蛙唱的露天电影,或请村里的文艺能人拉一段小曲,哪个更让人放松惬意呢?
经营理念要可持续——目前不少乡村旅游点产品与服务的价格,堪比北上广。然而,旅游很大程度上是口碑经济,互联网时代,美名骂名都是几何级扩散,那种“能宰一刀是一刀”、只顾眼前的经营理念,是自断后路。目光长远才有可能细水长流、财源滚滚。笔者曾去过一家乡村游小店,食宿价格本就不贵,店主还拿出私藏好茶请我品尝,宾主夜聊相谈甚欢。第二天临走时,他塞我一包自种的土特产,却怎么也不肯收钱,说要是过意不去下次就介绍朋友过来。后来,我推荐前往的朋友说,这家小店如今在当地生意最火、规模最大。
经营水平急需提升——眼下不少农家乐、乡村旅馆等还停留在夫妻店、家庭经营的水平,管理不规范,服务不到位,需要通过培训、交流学习、引进专业管理人才等方式加以规范提升。一些乡村酒店,通过与知名旅游公司合作,定期派员工去该公司旗下的高级酒店学习,管理和服务水平明显改善,他们的做法值得借鉴。
政策支持还需加力——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对乡村旅游的支持还停留在比较初始的层级,比如根据床位数量提供硬件建设补贴等,这还远远不够。着眼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政府还应在软、硬件上给予更有力的扶持与引导:在规划设计时,要因地制宜突出当地特色,避免千村一面、同质化竞争;在设施配套上,建好停车场、卫生间、网络带宽等;通过给农家乐、乡村酒店评定星级正向激励,通过开设投诉举报电话等措施实行反向约束;依托“互联网+”打造地方乡村游名片,帮助农户以网站、移动APP等为平台,以微信、微博等社交渠道为营销互动工具……
总之,快速发展的乡村旅游正面临成长的烦恼,内要练功,外需扶持。“野蛮成长”不是路,突破转型发展的瓶颈,不断完善提升才是正道。
《 人民日报 》( 2015年07月24日 17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