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票房井喷容易,艺术水准井喷难
与时下的天气一样炙热的,还有暑期档的电影票房。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专项资金办公室的权威数据:在刚过去的周六周日,全国电影票房连续单日产出超过4亿元,刷新了内地电影史上单日票房最高纪录,同时也将上周的总票房推高至17.613亿元,引发了中国电影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票房井喷。
追寻“观影狂潮”和票房井喷的原因,除了暑期档观众量和需求量庞大之外,自然不能不提经济上的“口红效应”,按照历史规律,经济低迷之际,往往是电影业逆市崛起之时。不过笔者认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至今,作为电影主力消费人群的“白领”和“中产”群体在社会结构中日益壮大,乃是近几年中国电影市场节节攀升,直到创造单周票房17.613亿元佳绩的根本原因。这从电影“票仓”集中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即可管窥一斑,因为这些城市是“白领”、“中产”最集中的地方,电影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文化消费方式。
不管是什么原因推动了票房井喷,对于电影制作方和影院来说都是天大的福音。蛋糕大了,分着吃的时候才能大快朵颐。不过对于电影观众而言,如此快速的票房井喷就未必是一种福气了。
目前来看,国产片陷入跟风掘金和投机功利的迹象越发明显。一方面,一旦一个类型题材爆红,对此类型电影的过度消费、题材扎堆的情况马上接踵而至,比如,赵薇的《致青春》票房成功之后,《匆匆那年》、《同桌的你》、《左耳》、《栀子花开》等等遍地开花,大家刚激起对青春片类型的欣赏乐趣,很快就陷入了审美疲劳。与其说是导演们不约而同地选择回望青春,不如说是大家心照不宣地拥抱人民币。
另一方面,近年来的伪3D影片成为“竭泽而渔”最好的代名词,比如3D的《阿凡达》票房大卖,《四大名捕3》、《冰封侠》、《警察故事2013》、《画皮2》、《富春山居图》等国产片纷纷贴上3D标签,为的就是票价能翻上一番,简直就是钱多人傻好糊弄。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共生产了30多部3D商业电影,其中美国21部,中国13部,况且这21部美国3D片中有14部进口到了中国。在中国上映的3D影片中,六成以上是由2D版直接转3D的,中国俨然已经成了3D片的倾销市场。
如果把眼光投向我们的邻居韩国,就会发现与票房同时迸发的,还有韩国影片满满的人文情怀和介入现实的勇气。从《生死蝶变》到《汉江怪物》再到《熔炉》、《辩护人》,同样是票房井喷,韩国电影的艺术水准和制作水平,被褒奖为亚洲最佳。2011年的影片《熔炉》改写了法律,2013年的《辩护人》吸引上千万观众进入影院。但是国产片中,有多少像《亲爱的》、《失孤》这样关注现实,有谁能像陈德森拍《十月围城》那样精益求精?又有谁具备徐克那样的技术情怀和原创精神?倒是王晶、黄百鸣、刘镇伟这样的捞金导演层出不穷,以捞票房为宗旨,以拍烂片为己任。
如果高票房能成为电影工作者潜心创作、提高艺术水准的保障,进而创作出更多票房口碑双丰收的佳作来,自然再好不过,但如果什么影片都能取得高票房,反而会助长粗制滥造、投机捞金之风。就像张艺谋当初拍《三枪拍案惊奇》的逻辑一样,拍烂片也有高票房,谁还会下血本花力气拍精品?果真如此,很可能埋下危机的种子。中国虽然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但是票房井喷容易,艺术水准井喷恐怕就难上加难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