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志峰:新公司“干掉”老牌公司带来的启示

注册成立仅9天的公司,就在招投标中击败两家老牌家政服务公司,拿下365万元政府大单。事情经荆楚网报道后,武汉阳光印象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在网上“火”了一把,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也引来了一些好奇和争议。有网友甚至质疑该公司有深厚“背景”。
注册只有9天的新公司,凭什么能“干掉”老牌家政公司?这里边有没有暗箱操作,有没有其他猫腻?网友对此提出质疑很正常,他们并非故意找茬挑刺、怀疑一切,而是基于朴素的常识做出的正常反应。而近年来其他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门在招标中出现的负面新闻,无疑也让公众对某些事情有了一定的警惕。这应该是好事,公众的监督意识提高了,更主动、更积极地对公共事务的进行监督,对政府部门规范工作流程、确保依法行政能够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实际上,通过媒体报道的一些细节我们可以发现,阳光印象家政这家仅注册9天的公司,确实是有“背景”的——其总经理余清梅,此前正是木兰花家政“武昌区残联项目”的负责人,并有着编著木兰花家政针对武昌区残联家政服务规范和细则的经营;公司法人系多年前从木兰花家政离职的卢大伟,一直都在从事物业、家政行业。原来,公司虽新,人却是“老人”,都是“系出名门”、经验丰富。也难怪他们会一鸣惊人了。
据了解,阳光印象家政的标书不但有公司各项说明,还写进大篇幅服务残疾人的操作规范和细则。比如,家政人员服务前要先换拖鞋等,连房间的打扫顺序都有明文规定。另两家公司的标书内容,更多的则是对公司品牌的介绍。看来,阳光印象在服务残疾人和业务规范方面确有其独到之处。基于此,我觉得相关负责人“招投标过程公正公开,完全依法依规进行,不存在所谓的内幕交易”的表态,可信度应该是比较高的。
注册只有9天的新公司却“干掉”了两家老牌家政公司,带给我们不少启示。其一,服务行业虽属“劳动密集型”,貌似没有多少“高精尖”的技术,但也需要不断创新、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推进精细化管理。老牌企业受点挫折也并非坏事,只有在竞争的环境中,企业才会有生存的紧迫感和发展的进取心,永远保持活力、形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其二,为什么老牌企业特别是体制内的单位,常常留不住人才?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人才的流失是最大的损失。要想留住人,必须留住心。良好的工作氛围、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合理的薪酬激励体制以及广阔的发展空间,都是留住人心所必不可少的。
为残疾人购买家政服务,是武昌区政府自2011年起给辖区残疾人办的一件实事。这项“良心”工程实施几年来,数百残疾家庭从中受益。现在,一家新公司接过了“接力棒”,他们能否将服务开展得更好、更贴心?我们不妨拭目以待。而此次招标“爆冷”所带来的启示,更是值得更多的企业和行业思考。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