婧蓝:莫让“清水衙门”沦为“油水衙门”

路灯个不大,好多人会觉得它并不起眼,可是这小东西管不好也会出大问题。比如各地的路灯主管部门,过去在人们眼里都算是清水衙门,可是随着反腐肃贪的力度不断加大,这清水衙门里竟也挖出了不少苍蝇。“小小路灯背后,往往是数千万甚至上亿的巨额投入。”大中城市上十万盏路灯的日常维护、电费、广告承租等都是巨额收支,从设计到维护,每个环节几乎都得花钱疏通。杭州电力局路灯管理所原会计徐玥明,一人就贪污路灯电费588万元。(7月2日中新网)
近年来的“清水衙门”“小官巨贪”层出不穷,让我们看到反腐工作严峻的同时,更看到了腐败的新土壤正向“清水衙门”蔓延,这些腐败的盲区和死角不但侵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更是侵蚀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清水衙门”在大家的理解中就是没有油水,没有什么利益可得的,但这只是一种表象,这种看上去“清廉”的地方却成为了贪官捞油水的挡箭牌,尤其是这种在不知不觉中“掏空挖尽”的“蚂蚁搬家式”腐败才更可怕,后果不堪设想。
一个人贪污路灯电费588万元,这数额可不小,这还能算是“清水衙门”?其实“清水衙门”与“油水衙门”本就没有泾渭分明的边界,关键是约束权力的制度能否真的有实效,是否公开透明,是否监管有力度,管得住权力才能防的了腐败。
那些看上去权力很小的“清水衙门”实则是关系到民生实际问题的部门,是与群众联系最紧密的部门,如果他们以“衙门权力”为工具去压榨剥削群众,在让贪官自己成为硕鼠的同时也让群众骨瘦如柴,必然会导致群起而攻之,这样就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了。
“清水衙门”沦为“油水衙门”必然会导致祸国殃民,因此要始终坚持腐败的高压势态,要知道反腐无死角无盲区,更要知道不管权大权小,只要是涉及到腐败那就是“零容忍”,更要在约束权力、强化干部教育培训、深化监督上狠下功夫,才能取信于民,永葆党的生机。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