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沈道远:举报信应不问格式问事实

2015年06月30日15:40 | 来源:荆楚网
小字号
原标题:沈道远:举报信应不问格式问事实

  怎样写举报信,容易被纪委“相中”?6月26日晚,杭州市纪委通过其微信公众号“廉洁杭州”发文,以“举报信该怎么写”为题给出样本。举报信一般由首部、正文、尾部组成,要尽可能写明被检举人违法违纪事实的具体情节和证据,如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的单位和知情人,法违纪的金额,涉及账号和银行等。(6月29日澎湃新闻网)

  “纪委教写举报信”,正如一些评论所言,传递了纪委开房门反腐的决心,既提高了反腐的举报命中率,更能有效的减少网络爆料带来的弊端。诚然,这些都是“纪委教写举报信”的积极意义,不过,对此,笔者依然存在几分担忧。

  纪委每天要处理的举报信多如牛毛,那么多的举报信那些更能入法眼,首先被相中呢?纪委指出那些格式规范的举报信更受青睐,并且纪委还在网上晒出了一份样本。纪委这样处理举报信,看似毫无问题,实则暗藏隐忧。

  举报信是反映问题,提供反腐线索的,又不是新闻或者策划方案,没有必要费劲心思无吸引读者的眼球。可是纪委却搞出了个所谓的举报信的标准格式,并且明确表态,按格式书写的举报信更受纪委的待见。笔者不禁想问,难道那些举报事实清楚,反应问题真实存在,但是格式却不规范的举报信,就要被埋没被忽视吗?如果处理举报信,以格式为导向,在现实的操作过程中,不知道有多少饱含着大量反腐信息的举报信被冷落,想一想都不寒而栗。此为隐忧之一。

  纪委要求举报者按照标准根式进行举报,这表面上看,是纪委的一种温馨提示,但是却难逃认为提高举报门槛的嫌疑。举报贪腐在现实生活中,本就不是一件易事。毕竟举报还存在一定的风险,被打击报复的可能并非没有。换句话说,举报行为是应该受到纪委鼓励的,可是纪委的这些条条框框,于举报者而言,其实是一道道的设限,如此做法值得商榷。此为隐忧之二。

  都说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同理,纪委对于举报也该采取“不拘一格”的态度。举报信的格式固然重要,但是举报的事实更为重要,民众举报的行为更该值得鼓励。因此,不要在举报信的格式上做过多的纠结,举报信来了,格式规范要看,格式不规范更要认真审查。这才是纪委开门反腐的题中之义。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