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视窗·桥梁·平台(五洲茶亭)

晓光
2015年06月21日03:05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采访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最深切的感受是它为中国文化插上了翅膀,扮靓了形象,让文化的传播更通达,使文化的交融更和畅。在与中国文化传播者的交流对话中,我们被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蓬勃气象所感染,被一个个文化使者舞动春风的故事所打动。

  文化中心是国家推进对外文化交流的长效平台。在海外设立文化中心始于法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德、意等西方主要国家纷纷加大投入,在世界各地设站布点,虽然名称不同,模式各异,却都肩负国家使命,为展示各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发挥了巨大作用。

  中国在海外设立文化中心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末,从毛里求斯首个中国文化中心诞生,到今天建成覆盖五大洲的20个文化中心,已走过27年历程。27年来,中国文化传播者始终以“优质、普及、友好、合作”为宗旨,突破了以往对外文化交流缺乏自主阵地的局面,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让中华文化的深邃之美传扬海外。由于中国文化中心亦官亦民,机制灵活,更易拓展交流对象,走高端,接地气,已成为全面介绍中国文化的视窗、持续增进互信的桥梁、深入开展文化合作的平台。

  她是一扇文化视窗,向世界展现了一个古老文明、充满活力的崭新中国。不少外国朋友透过这扇窗,学汉语、看京剧、习书法、舞太极,领略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博大精深,感受当代中国蓬勃发展的巨大活力。“想了解中国,就去中国文化中心”已成为越来越多海外民众的共识。随着中国文化中心知名度的提高,随着到中国进行“奖学之旅”人数的增多,这个视窗将会愈加异彩纷呈,让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认识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她是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通过这座桥,中国文化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送到海外民众的家门口,让许多人把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升华为促进两国文化交流的行动。尽管互联网时代提供了快捷的人际交流方式,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接触不可替代。从埃及杂技专家奈赫莱“中心是我的爱人”的话语中,从阿拉伯语青年翻译家阿舒尔持续不断发表中国文学译作的激情里,从马德里中国文化中心为收养中国儿童的西班牙家庭提供“寻根之旅”的感动中,我们看到了如水的文化,如何直抵心灵,产生友好共鸣。

  她是一个文化合作平台,在这座平台上,不仅上演“自创剧目”,还为热心传播中国文化的友好人士“搭台唱戏”——开办电影赏析会,推介埃及青年翻译的中国影片,建立阿拉伯语翻译家俱乐部,为有志于中文翻译的汉学家们提供帮助。这座平台,还辐射当地文化机构,与之合作,覆盖更广大人群,真正体现了中国文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博大与包容。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的发布,海外中国文化中心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年内,布鲁塞尔、新加坡等中国文化中心将陆续建成,预计到2020年,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总数将达到50个。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国家文化软实力之间的博弈已走到前台。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需要拥有相匹配的文化传播组织和方式。我们期待海外中国文化中心越办越好,不断扩大规模数量,提高内在质量,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理念,让世界近悦远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贡献。


  《 人民日报 》( 2015年06月21日 05 版)
(责编:王吉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