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余东:从阴阳信访件中看穿“阴阳心”

2015年06月19日11:01 | 来源:荆楚网
小字号
原标题:余东:从阴阳信访件中看穿“阴阳心”

  两份编号为“石住建信访复字37号”的信访答复意见书除了时间,内容完全一致。“我们也是没办法,上面要得急。”石首市住建局办公室副主任王成荣坦陈,“代签名”和“阴阳信访件”确实存在。他说,信访件按规定必须限期回复,在联系不上杨艮才的情况下,该局只能“出此下策”。(6月17日荆楚网)

  同一个信访回复,要分别送达两处,一处是上级,一处是信访人。而上呈到上级的却是实实在在的冒牌货:代信访人签字。送达到信访人手中时却晚到了一天。因此被公众称为“阴阳信访件”。

  说“阴阳”,实则是说信访局对上一套,对群众又是另一套。体会一下“我们也没有办法,上面要得急”的含义,就是说要是不在时间范围内上呈回复,就有可能要受到惩罚,有可能是通报,有可能是警告,有可能领导要挨上级领导批评,要是真拿“不作为”的帽子给戴上,还会丢官职。这是很重要的,是工作的最大、最终目的。而对于信访人来说,晚点回复没影响,代为签字也可以糊弄过去,反正这都是陈年旧案,是“历史遗留问题”,不是信访局就能解决的。于是“阴阳”一回又何妨?

  如果“阴”是欺骗,“阳”是诚信,那么阴的是谁,阳的是谁也就显而易见了。其实细细看一下,“上面”和群众都被“阴”了。明面上对“上面”是阳,但那显而易见的代签,就露了馅。只不过是为了完成“任务”打了一颗“烟雾弹”而已,烟雾散尽也就水落石出、真相大白了。而真相只能让“上面”怒、群众恨。

  对上忽忽悠悠、毕恭毕敬,对下含含糊糊、哄哄骗骗,其实这些现象不仅仅是信访,在很多部门干部中都有体现。有的领导干部在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上,往往是按照上级指示,完成实际部署的任务,不是从维护群众根本利益的角度出发研究和制定政策,而是一味地要老百姓“牺牲小家顾大家”,甚至明目张胆地与民争利,屁股坐在老板的位置上。群众的正当要求被当作耳边风,能压就压,能拖就拖。群众一旦有维权行动就斥之为刁民,动辄上纲上线、危言耸听,直至把百姓推向政府的对立面,最终使人民内部矛盾逐渐演变成错综复杂、不堪收拾的大难题。

  当年一干部说“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的狂言引起各界关注。这类“狂”后吐真言,暴露了相当一些干部的头脑中把对党负责、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群众负责相对立的错误思想和官僚作风。在这些干部眼里,只要上级满意,让上级领导高兴,就是最大的成功、最好的政绩,至于老百姓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根本无须多虑;甚至只要上级满意,得罪和损害了百姓也无妨。为何18年的难题都没能解决,与干部们有这样的思想和行为是分不开的。

  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爱民、为民、利民想问题,依法、公正、公平办事情,在联系群众、服务人民、造福百姓中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那么,“阴阳心”及那些产生出来的诸如“阴阳回复”就必须要被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感情和行为所隔离、阻击,直至烟消云散,才能成为经得起“三严三实”要求检验的干部和政府。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