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新民晚报:如何不把考生当“敌人”

喻 明
2015年06月16日15:17 | 来源:新民晚报
小字号
原标题:如何不把考生当“敌人”

今年高考过后,一些省市的考生在网上“吐槽”一些科目考题太难。例如,英语听力题中人物的发音,和平日练习时听到的不一样,让人发蒙;理科卷,不少学生考完后眼泪汪汪走出考场;作文题,看似富有哲理,但生活阅历有限的高中生难以有丰富的故事和深切的感悟去表达……有专家感慨道,出题的老师总是把学生当“敌人”。虽是一句戏谑话,却引人思考。

每当有较多考生反映高考题目难,另一种声音便会响起,“要难大家一起难”。的确,高考的难易并不会影响某次考试的公平,但高考是中学教育的指挥棒,高考的命题思路、出题范围、题目风格、难易程度,将直接影响到中学教育的走向。

一直以来,高考命题者与中学老师和考生,仿佛总是处于“对手”状态。命题者努力使考题面目一新,防止猜题、套题;中学老师和考生总是试图摸清命题“规律”,在此基础上做大量练习,当他们似乎摸清规律了,新的题型又出现了,让你赶不上趟。

高考指挥棒应该指向哪里,毋庸置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非完全对立,它们有一定的交集。一名考生,即便没有经过同类习题的训练,面对考题里的新“陷阱”、新“障碍”,也能气定神闲,机智灵活地避开和跨越,这样的考生在应试能力和某些素质方面定是胜人一筹的。但是素质的培养和体现,并不仅仅限于应试能力。素质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和发展自身的兴趣、特长、潜质。倘若学生为了考试,需要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应对难题上,攻克了这类难题,另一类难题又出现,还要提防命题者的“出其不意”,这样的话,学生拓展其他方面能力与素质的时空实在有限。

无论是教学者还是命题者,都应该明白,彼此之间并非“对立”关系,而应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推进素质教育,将教育对象看作一个个活泼泼的人,而非冷冰冰的应试机器。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博弈”或许能够转化为“同盟”关系。

其实,笔者相信命题者并非故意要把学生当“敌人”,想通过出难题来为难学生。外省市有的命题老师因“试题难度大”而闻名,被网友“齐声讨伐”,因此深感委屈,表示不愿再参加命题了。那么,是否可以建立题库呢?相比“经验型”的命题方式,建立题库可以科学界定考题难度系数,有效控制考题稳定性,进一步确保试题质量。题库是根据中学教材和大纲设置的,应该基本恒定,但高考考题又需要体现时代特点。要解决这对矛盾,有专家建议,可以采用题库命题与教师命题相结合的方式。对初步选定的题目,由命题教师加以“打磨”,改换情境与案例,使考题富有时代感。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