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往哪里流?

连建明
连建明
上周,MSCI明晟宣布,预期在国际机构投资者所关心市场准入等问题解决后,将A股纳入MSCI全球基准指数。
虽然A股没有立即纳入全球基准指数有些令人失望,但是,MSCI表示A股纳入指数可具有时间弹性,说明A股进入全球指数为期不远了。证监会也表示将与MSCI成立联合工作小组,积极研究并推动解决国际机构投资者进入我国市场和指数纳入相关的技术细节,共同努力,促进中国A股早日纳入MSCI指数。
A股纳入国际市场指数是A股全球化的一个标志,将给A股带来长线增量资金。不过,资金进来之前,一批已经跨出国门的中概股正在加紧回归A股。4月6日笔者在新民随笔栏目写了《互联网掀起海归潮》一文,当时暴风科技上市不久,笔者预计总市值将远超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迅雷,果然,暴风科技股价大涨42倍,总市值370亿元,是迅雷的14倍。在暴风科技示范效应下,中概股近期掀起回归潮。
分众传媒已经明确借壳宏达新材,作价457亿元,显然比美国的价格高多了。就在6月10日一天,接连有世纪互联、人人公司、易居中国三家中概股宣布接到私有化提议。11日,奥康国际宣布准备收购兰亭集势25.66%的股权。上周末,首旅酒店又表示与携程、如家联合创始人及董事会联合主席沈南鹏等向如家提交了非具约束力的私有化提议函。
在万众创新的大潮下,中概股回归得到了政策的支持,就在本月初,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表示,将推动特殊股权结构类创业企业在境内上市。不过,中概股的回归潮最直接的诱惑恐怕还是价格,A股给出的价格远远超过美国市场的价格。
人们常说水往低处流,但是,市场往往不是如此,资金常常向价格高的地方流,股市尤其明显。今年A股疯涨,价格越高进来的人反而越多。那些已经在美国上市的公司此时选择回归A股,显然也希望享受高溢价的益处。看来,泡沫大家都喜欢。
不过,那些海外上市公司如果都回归A股,刚刚开启的全球化好像又退回来了,真不知道这算不算好事。
(来源:新民晚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