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点睛:破解充电难 还要加把力

白之羽
2015年06月01日09:2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同样的科技、同样的应用,但两个车主却对新能源车有着不同的体会。

  王铁铮有了固定充电桩,新能源车的安静、节能与经济性使得每天二三十公里的通勤变成了享受;没有充电桩的伊然,每天充电的过程就如同一场战斗。

  这正是新能源车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明显分化。

  应该看到,为推进新能源车发展,国家在购车补贴、税费减免等方面提供了大量优惠,但由于还不能很好解决车主的“充电难”,新能源车始终“叫好不叫座”。

  2012年7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出台,其中明确提出新能源车2015年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然而,截至去年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仅仅超过12万辆。

  那么,如何让新能源车“好充电”“充足电”?

  首先,协调物业、帮助充电桩进小区或许是方便车主最直接的方法。而对于许多没有私人车位,或小区不具备充电桩建设条件的车主来说,鼓励有条件的工作单位划出专门的新能源车充电区域,也是解决日常通勤的有效手段。而最后,解决车主普遍“里程焦虑”的手段,则应是建设社会公用充电桩。

  目前,公用充电桩建设与运营成本很高,政府肯定无法独力支撑,而社会资本似乎也缺乏动力。因此,未来之计,政策应更多把着力点放在引导社会资本的积极参与上,并对公共充电桩建设予以一定补贴。唯有如此,才能有效解决“充电”这个卡住新能源车蓬勃发展的最重要问题。

  难度虽大,但只要把问题找准,机制理顺,我们相信新能源车充电之路将不再艰辛。


  《 人民日报 》( 2015年06月01日 10 版)

(责编:王倩、文松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