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域外听风:你本来可以说“不”

陶短房
2015年06月01日03:5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有一年的春晚,有个《有事您说话》的小品。男主角是个没门没路的普通人,却为了面子倒贴时间、金钱帮人排忧解难。年轻时对此并不理解,但父亲不以为然道,“这种人多得很,我们单位就有。”

  长大后才发现果然如此。日前,国外媒体报道了英国92岁老太太奥利弗·库克的故事。从16岁起,近80年来她始终坚持慈善公益活动,为此几乎耗尽养老金,最后却自杀身亡。据其家人认定,原因是一些慈善团体无休无止地索取捐款。老太太曾在一个月内收到260封索捐信,最多时要同时向27个慈善团体捐赠。即便人已去世,索捐信仍纷至沓来。

  对于募捐的批评和反思,大多数针对“假慈善”或借募捐而敛财,而对那些给乐善好施者带来巨大压力的“真募捐”,人们通常不忍多责。库克老太太的遭遇给“善意”的策划者敲响了警钟:劝募的本意是“损有余而补不足”,让有余力且乐于助人者心甘情愿帮助他人。慈善团体的角色,应该是充当慈善者和需要帮助对象的桥梁,自己的“角色感”越淡,慈善活动的效果就越好。

  在现实中,慈善机构容易将自己放在“道德裁判”“慈善天平”的角色,通过施加有形无形的压力,使对方陷入“不捐就是我人品有问题”的潜意识中不能自拔。对于这种“硬慈善”,不论中外都有人津津乐道。一些慈善团体和个人甚至将这种方法当作模式、心得加以推广。库克老太太的悲剧告诉人们,慈善是助人不是害人,是让人自愿而非逼人自虐,无论出于怎样的善意,做过了头就只能变成恶意,劝募者必须给人“说不”的权利。

  捐助者本人也应该懂得,慈善是自己的选择而非义务。平心而论,仅就库克老太太的个案而言,很难说那些让她“读了信就不忍拒绝”的慈善机构在搞“硬募捐”。每次劝募的只是并不过分的一点点,但这无数的“一点点”积累起来,最终成了压垮她的整车稻草。那些寄信的热心人,并不知道自己的那根“稻草”,就是“最后一根”。“库克老太太”们应该学会量力而行,乐于助人固然是好事,但最清楚是否还有助人余力的只有自己。

  加拿大被称作“民间慈善风气最盛的国家”,民间尤其普通工薪阶层捐款、做义工的比例位居世界前列,但类似的悲剧却很少听说。根本原因就是人人都懂得慈善是“选择题”而非“必答题”,懂得尊重别人“说不”和自己适时“说不”的权利。在这里,大多数捐款是小额的,且公开募捐多采用不记名、不公开捐款额的方式,其目的,正是为了避免慈善成为压力或负担,让“说不”变得轻松一些、容易一些。

  说到底,慈善只是人们发自内心的道德行为,我们可以用善举去堆砌弘扬美德的高峰,却不能指望用慈善去弥补一切缺陷。无论是硬着头皮的“有事您说话”,或是剥夺他人选择权的摊派,都会破坏慈善的本意。


  《 人民日报 》( 2015年06月01日 05 版)

(责编:白宇、文松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