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男孩变“干尸”案不能成为烂尾新闻

2015年05月28日00:05 |
小字号
原标题:男孩变“干尸”案不能成为烂尾新闻

  本月初,中国之声连续报道了河南信阳13岁男孩走失半年后离奇死亡,家属质疑在救助站受虐待饿死的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事发后,当地成立由纪委、政法、民政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并要求迅速查清事实,依纪依法严肃处理,调查处理情况及时对社会公布。民政部也对外表示,密切关注此事,指导善后。(5月27日中新社)

  男孩变“干尸”事件,曾一度看哭了很多人。毕竟,一个13岁的生命,居然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凋谢,的确是公众不能接受的。这背后有着怎样的原因?又有着怎样的真相?一直都是公众所关注的。

  13岁男孩的生命,不能就这样白白地丧失了。在众声喧哗之下,相关部门告诉家属,4月30号尸检结束后,相关结果将在10天左右公布。一时之间压下了公众的质疑,也让舆论暂时偃旗息鼓,毕竟,有交代的日子那么近,近到触手可及。

  可如今,事件过去快一个月了,结果呢?还是没有结果。相关部门没有及时公布调查结果,其危害性可想而知,一方面,必然会让人怀疑,相关部门当时的说法,是不是一以贯之的敷衍舆论之举?另一方面,当相关部门的敷衍了事成为一种习惯之后,不仅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会沦丧,还会让相关部门陷入塔西佗陷阱——今后无论政府部门干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干坏事。显然,这样的结果是“得不偿失”的。

  而事实上,男孩变“干尸”一案,的确有诸多的疑点有待解决,如强强走失前90斤左右,死亡时不足30斤,他迅速消瘦的原因是什么?强强生前有没有得到最基本的救助与救治?

  再如,当事老年公寓负责人称救助站老欠他们钱,所以不和救助站合作了,这里所谓的“欠费”,是当地财政未拨款还是有人挪用?这同样需要一个真相……可以说,这背后的疑点重重,只有真相,才是对强强最好的告慰。

  在舆论关注之时,当地有关部门的反应是迅速的、行动是积极的、表态也是及时的;但遗憾的是,当舆论热度下降,当公众注意力转移,此事便没有了“下文”,曾经的十天之约到如今一个月了,也没个说法。

  对这样的事情来说,哪怕十天无法拿出所有的真相,哪怕阶段性的进展会是打草惊蛇,但最起码应告知公众一声,调查进展到哪一步了,大概什么时候能有结果,可连这样最起码的知情权,也随着舆论关注度的冷却而消失不见了,由此可见相关部门调查此事的诚意。

  简而言之,男孩变“干尸”案不能成为烂尾新闻,如此才能给逝者一个完好的交代。知名网络舆情专家吕英杰曾说过,“任何的公共事件,都不能以舆论关注与否为临界点,舆论关注了就积极作为,舆论不关注就敷衍了事,而应找准自己的责任定位,如此才是其履职的价值所在”。

  希望在类似的恶性事件面前,相关的政府部门能拿出足够的诚意去调查真相,给公众与社会满意的答复,而不能敷衍舆论,如此,方能更好地提升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文/杨燕明

(来源:红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