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来论:铲除“野鸡大学”的土壤

卸下家庭的教育重担
湖北武汉 王丽美
这段时间,电视剧《虎妈猫爸》成为网络热门讨论话题。剧中的虎妈和猫爸,在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如何与孩子交流沟通等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由此引发了家庭矛盾、情感冲突,映射了当下不少家庭在教育问题上的焦虑与反思。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争取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许多家长都会使出浑身解数,包括对子女过于严格的要求、不惜牺牲个人生活换取教育条件,等等,确实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不过,如果坚持“不打不成材”,靠着“虎妈”式教育方式,给孩子报各种班、定出各种严厉规矩,剥夺了孩子的天性,违背了让孩子幸福健康成长的初衷,也消减了家庭生活本该有的温馨气氛,而后者正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基础。
对每个家庭来说,教育都是有形或者无形的重担。教改正向深入发展,教育资源的不均和教育理念的偏激终将成为过去,当此之时,“虎妈”也好,“猫爸”也罢,都应该用更长远的目光去帮助子女迎接更好的明天。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尊重孩子个性,给孩子更多自由成长的空间,或许是所有家长不能摒弃的基本共识。
铲除“野鸡大学”的土壤
山东德州 陈广江
近日,一份民间版“野鸡大学”名单成为舆论焦点。教育部以推出高校“正规军”名单的方式回应了社会关切,值得认可。但如何铲除“野鸡大学”生长的土壤,更值得反思。
首先,名单所列举的不少“野鸡大学”,招摇撞骗的手法之拙劣,骗术等级之低,一招就能戳穿。但作为“受害者”的正规大学,即使名称被克隆、信息被盗用,却因各种原因不去维权,造成了其野蛮生长的结果。
更重要的原因,是一些考生和家长偏信潜规则,认为只要掏钱,分数再低也能上大学,上大学无非为了一纸文凭。因此,根除“野鸡大学”,一方面需要相关部门全力出击,对“假大学”按图索骥、一举歼灭;另一方面,广大考生和家长也应走出文凭为王的人才观,从而彻底消除“野鸡大学”存在的基础。
《 人民日报 》( 2015年05月20日 05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