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高创:“教授求学生赐胯下之辱”里的“献身”精神

2015年05月14日08:28 |
小字号
原标题:高创:“教授求学生赐胯下之辱”里的“献身”精神

  文|高创

  从古至今,中国人几乎都很难接受被人跨过身体的行为。这种“胯下之辱”,被认为是奇耻大辱。然而,武汉理工大学的一名副教授却自己主动趴在教室前门,要求学生“凌辱”他。老师的举动震惊了在场的150余名大学生。(5月13日《武汉晚报》)

  大学教授求学生赐“胯下之辱”,无论之于个人、学校还是社会,事件本身绝对足够吸睛。其实,更准确地说,教授俯卧在地,求的是跨越,而非侮辱,相信跨过教授的学生秉持的是同样的观念。否则,将聚光灯对准“侮辱”或是“凌辱”字眼,一来违背老师初衷,二来偏离事情本质,有失分寸。

  老师通过求学生跨过其身体的方式传递精神,鼓励学生们崇尚真理,这样的行为艺术方式是否可取,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毋庸置疑的是,张教授俯下身躯,不惜“献身”,却正是当下高校弥足珍贵的精神写实。

  其一,透过细节不难看出,张教授两个月前的良久思忖,本就为其描绘了一个钻研教务的勤勉师者形象。众所周知,目前高校中开设了大量的基础、专业、选修等课程,不一而足,而选修课程散落其中,仿若“灯草灰过秤般没分量”。而张老师教授的课程恰恰是“灯草灰”,不以课程“妄自菲薄”,反倒更加用心,其敬业献身的精神当然能够占据学生的内心,“反而赢得了学生们的尊重和赞赏”。如此俯地“献身”,才是大学文化的应有之义。

  其二,当下高校,纷繁科研、项目、论文、专著,频繁的评比、晋升、考核、申请在逐渐扰乱教师的心绪和目光。逃不过为功名所累的社会现实,教师们更多的是屈从现有规则体系,高校里教书育人的功能被有意无意地扭转,成为程式化的流水线作业,令人担忧。诸如求学生跨过的王教授等,个性也好,艺术也罢,即使教学方式尚存争议,但从设计教学环节到用异样的方式鼓励学生捍卫真理,都是不折不扣地在履行教师职责,躬身教学,从这一面来看,这样的“献身”精神当然值得称赞。

  俯在地面的王老师当然不会料到自己会成为新闻的焦点,除却鼓励学生反思自我,求“跨越”的王老师趴下的原因竟是朴实的“让学生记住这堂课”。写到这里,不自觉地联想到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都德传递的是爱国,而王老师传达的是爱教。不是蓄意地拔高,想一想,如今还有多少高校教师宁愿心无旁骛地站在三尺讲台,献身日常教学,等待一句朴朴素素、简简单单地诉求——让学生记住一堂课。

  如果说,王教授的求赐“胯下之辱”能够在高校中刮起一阵“献身”的旋风,厥功甚伟,即使形式略存瑕疵与争议,学生跨越的一小步,极可能成为高校师德师行建设的一大步。

(来源:齐鲁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