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资产证券化或成为盘活存量资金常态之举

2015年05月15日00:05 |
小字号
原标题:资产证券化或成为盘活存量资金常态之举

  5月1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以改革创新盘活存量资金,新增5000亿元人民币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规模。(5月14日《大连日报》)

  500亿的规模,数量不可谓不大。这应该是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推进之路上的重要一步。从2005年起,中国的资产证券化之路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如果没有美国次贷危机,中国的资产证券化之路应该走得比这更远。由于美国次贷危机与美国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关系密切,因而资产证券化也由一个金融创新产品变为一个邪恶工具的代名词。国人对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认知产生了偏差。资产证券化试点暂时搁置了。2013年8月2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资产证券化试点之路才真正延续。

  作为一个金融创新工具,资产证券化增强了资产流动性,降低了融资成本,满足了不同投资者的投资需求,繁荣了金融市场,服务了实体经济,本身不存在什么问题。问题出在那些应用这个工具的美国佬身上。那些充满冒险精神又贪婪无度的资本大亨,在应用金融工具时,只考虑自身经济收益,而不考虑金融风险,不进行风险控制。任何金融创新工具在分散风险的同时也承担着新的风险,不进行风险管理,肆意加大规模,不出问题才怪。

  中国政府在推进资产证券化时,是极其谨慎的。把控制风险放在了第一位。2013年8月2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风险较大的资产不纳入试点范围,并且不搞再证券化。现在,银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基础资产都很优良,就是为了控制风险。在风险控制第一位的前提下,推进资产证券化,对经济而言有利无弊。

  资产证券化的最大特点是能盘活资金存量,适合在存量货币较多而增量货币又严格控制的条件下使用。基本的共识是目前国内的存量货币高企,可惜是死水较多,需要激活。而由于稳健的货币政策,增量货币又不能大幅快速地增加。从2014年底至今,降准又降息,虽然是为了对冲外汇占款的减少,但在间隔很短的时间内连续擦操作,还是容易让人怀疑央行的货币定力,诱发货币宽松的预期。成功利用资产证券化激活存量货币,就能少一点增量货币投入,对于维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大有裨益。信贷资产证券化只是资产证券化的一种。随着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扩容,资产证券化产品或许会更加丰富。只要风险可控,较为优良的资产都可以进行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或成为盘活存量资金的常态之举。

  文/乔瑞庆

(来源:红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