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90后”并非“颓废的一代”

人民日报热点辨析: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总体积极向上

李明
2015年05月14日03:2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青年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发展关键期,以“90后”为主体的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受一些负面现象影响,有些人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提出质疑,甚至将其称为“颓废的一代”。这种观点有失偏颇。我们近期所作的系列调研表明,虽然存在一些需要规范和矫正的问题,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

  政治鉴别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但基本政治立场正确。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愈加频繁,敌对势力对我意识形态渗透愈来愈具有隐蔽性和多变性。一些错误社会思潮常常披着合法外衣混淆视听;一些负面舆论往往戴着伪善面具,让人难辨真伪。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三点一线”的校园,活动空间比较有限,生活方式较为单一。“风起于青萍之末”时,一些大学生难以见微知著、洞察实质,亟须提高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但应看到,当代大学生的国家、民族认同感强,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在关键时刻敢于担当,如愤怒声讨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恶劣行径、强烈谴责发生在香港的“占中”不法行为等。这说明,他们的基本政治立场是正确的。

  价值取向多元,但总体上认同主流价值。当前,我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积极向上。但受复杂因素影响,社会价值取向日益多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不良社会风气依然存在。当代大学生生活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价值取向发生了较大变化。在一些大学生那里,传统的“舍小家顾大家”“讲奉献不讲索取”等意识相对淡化,“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并重”“事业和利益同步”等意识增强,甚至出现了讲排场、比阔气、一掷千金等不良行为,需要加强教育引导。但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普遍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为它是看得见、摸得着、接地气的正能量,是根植生活、体现民意的行为准则,因而具备真学真信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

  对时尚潮流敏感,但对传统美德也有敬意。当代大学生可谓“握着鼠标出生的一代”,对网络的适应性、融入性、依赖性较强。他们善于捕捉和接受新事物、新潮流,享受网络检索、传递信息与知识的便利,但也容易受到不良网络信息和文化垃圾的影响。网络中存在的黄赌毒信息及负面舆论在不良商人和极少数“异见分子”推动下蔓延发酵,严重影响一些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价值认同。从这个角度说,净化网络空间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紧要环节。同时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较强的认同感和敬意,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华传统美德对当代大学生有着深刻影响。针对这一特点因势利导,对于当代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美德、有效抵制不良网络信息和错误思潮具有积极意义。

  抗挫折能力减弱,但进取意识强烈。当代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一些大学生家长宁愿自己节衣缩食,不愿子女“缺斤少两”;宁愿自己苦干,不愿子女受累;甚至大包大揽,代替子女处理日常生活问题。这导致一些大学生“人人为我”的意识较强、“我为人人”的意识较弱,依赖性较强、独立性较弱,愿景设计能力较强、实际执行力较弱。面对学习、生活、就业、工作中的压力和竞争、困难和失意,有的就无所适从,经受不了打击,甚至自暴自弃、走向极端。因此,如何在大学生中以至整个学校教育中加强挫折教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大课题。同时应看到,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意识强烈,大都信奉“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希望搏击出不平凡的人生。他们思想解放、积极进取、求知若渴,具有创业创新的澎湃激情;很多大学生坚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主动面向基层建功立业,书写丰富多彩的厚重人生。这些正能量都需要进一步激发和引导。

  习近平同志指出,“当代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这既是对“90”后大学生的赞誉和肯定,更是期许和鞭策。我们应正确把握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总体特征,分清主流支流,充分激发正能量,有效解决突出问题,将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人民日报 》( 2015年05月14日 07 版)

(责编:耿聪、文松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