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从化肥广告想到李比希

2015年05月05日15:10 | 来源:新民晚报
小字号
原标题:从化肥广告想到李比希

  吴兴人

  现在媒体上的化肥广告太多了。我每天看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发现各地的气象预报中,竟有13个城市的广告是化肥广告,天天刺激着观众的眼睛和耳朵。

  化肥广告的大行于市,让我想起了李比希。李比希是一位德国化学家,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农业和生物化学。他创立了有机化学,是第一个主张用化肥代替天然肥料的人,因此被称为“肥料工业之父”。但是,李比希在农业化学方面的工作,是成功和失败并存。首先他指出,土地肥力丧失的主要原因是,植物消耗了土壤里的生命所必需的矿物成分,他主张用化肥补充土壤肥力之不足。但是,大量化肥持续不断地输入土壤,严重破坏了土壤结构,留下的严重祸害,则是李比希始料不及的。

  马克思和李比希是同时代的人,他在当时就看出了问题:“……工业和商业则为农业提供各种手段,使土地日益贫瘠。”化肥广告也是工业和媒体、商业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恶性循环:化肥生意越好,地里的肥力越少;地里的肥力越少,越需要更多的化肥来支撑。一百多年后社会的发展,证实了马克思的预言。当前农耕的一大弊病是:滥施化肥、单一连作、破坏土壤结构,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导致“土地日益贫瘠”。

  工业和媒体、商业的“有机结合”,使人类品尝到种种恶果:许多农副产品不好吃,米饭不香,冬笋不鲜,西红柿无味,霜冻后的青菜不甜,地瓜只好用来喂猪。一些保持青菜好口味的微量元素和营养成分,过去只有在农家肥中才有,现在青菜像一个微量元素缺乏的人,呈亚健康状态,卖相虽然不错,送到嘴巴里,哪有菜根香?

  马克思又指出:“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资源的进步。”马克思把这段话作为《资本论》第一卷的压轴之论,是别有深意的。许多国家已注意到了这一点。法国和德国如今的化肥使用量比1980年减少了一半,英国也减少了40%,日本比使用高峰年代减少了56%。近30年来,美国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及社会化服务以后,一改过去复合肥的发展,走上了农化服务+散装掺混肥的道路。丹麦的化肥和农药使用量一直显下降趋势。目前,我国农田每公顷用肥量为434公斤,丹麦则为144公斤,但丹麦人却凭此生产出大批高产质优的农作物,成为全球食品最安全的国家。

  事物的发展竟是如此奇妙。从刀耕火种到使用化肥农药,是一大进步;再从使用化肥农药到用系统学和生态学规律指导农业,利用有机肥保持土壤肥力,采用轮作或间作等方式种植,更是一大进步。人类正是在这种螺旋形上升过程中,不断变换与大自然的相处方式。

(来源:新民晚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