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王珊:“课堂失守”谁该反思?

2015年05月05日09:41 | 来源:荆楚网
小字号
原标题:王珊:“课堂失守”谁该反思?

  上课不玩手机21天,你行吗?近日,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分别有200多名同学参加了“挑战21天上课不用手机”活动,活动发起者表示,希望用这种方式让被手机“套牢”的大学生们自我监督,回归课堂。(5月4日《新华日报》)

  技术伦理学,致力于探讨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如今,越来越多人能够认识到,技术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技术打上伦理标签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人们的区别使用。手机的便捷之处,自是不言而喻,但随着学生的使用,手机的弊端被广泛讨论。

  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的话题,争论已久,没有结果的争论最后演变为“默许手机”。而大学生使用手机,家长和学校更加疏于引导,“手机进课堂”也就习以为常了。近年来,陆续有大学针对“课堂失守”现象采取行动。南京理工大学要求上课“关机”,江苏大学上课时间断网,扬州大学某院系高价购置了手机信号屏蔽器。

  几个学生上课玩手机,可以责怪个人,但大学课堂被普遍手机捆绑,就不单是学生该思考的问题了。

  首先应该反思的是大学生。大学提倡自由之精神,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在学习高等的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严于律己,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上课玩手机,既浪费时间,错失理论学习的良机,更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从小,我们便被教育“尊师重道”,而认真听课,是尊师的重要表现,避免手机发出的噪音打扰老师同学,体现的也是一种自我修养。在部分高校推行强制管理手机的举措之后,有大学生吐槽“把我们当成没自制力的小孩子”。如果大学生的自制力真有那么强,相信学校也不会做这些劳心又劳力的事。所以,大学生应该反思:应该如何自我约束。

  比大学生更该反思的是教师。据麦可思的调查,大学生玩手机最常见的理由是课程枯燥。当下大学教师,为评职称为晋升,重科研论文轻教学,本末倒置的做法,让学生难以在课堂获得“干货”,学生又怎会对课堂“投桃报李”?教师设置教学课程,必须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前提,只有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起来,课堂才能“活”,学生才会专注。改变“课堂失守”,教师必须要在重视教学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新方法,合理引导学生使用手机,趋利避害。

  最该反思的是各级教育管理部门。首先,教育部没有从根本上改革大学制度,更新教育理念,重视通识教育,锻炼学生独立思维能力,激发其好奇心和想象力,这样才能让大学生不被枯燥的理论知识捆绑。其次,省级教育管理部门,应该根据本地实际,设计当地高校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关系和内容,激发高校释放真正的教育价值。最后,高校在教师考核工作中,将论文和科研视为第一位,忽视教师的教学成果考核,造成了教师“科研为主教学为辅”的尴尬局面。

  大学课堂有传授知识和育人的双重功能,大学教育在于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在大学生就业难,大学教育被吐槽的今天,从大学课堂入手抓,是必要又有意义的。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