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文化世象:选秀远非流行音乐的良药

张  萌
2015年04月30日05:0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经过了十多年的起起伏伏,音乐选秀类节目通过引进和改造国外成熟的运作模式,以精良的制作水准、密集的话题效应,特别是“回归音乐本身”的节目定位,赢得了大众的热烈关注。然而,就在人们津津乐道于乐坛唱将、草根歌手的深情演唱,专家评委的精彩点评以及现场观众忘情的泪水与喝彩时,还是有一些忧虑的声音响起:电视节目的火爆,真的是拯救流行音乐产业的良药吗?从某种意义上讲,选秀节目的成功恰恰反衬出当下流行音乐产业的衰败。选秀似乎打通了一条一夜成名的捷径,每天在荧幕中上演一幕幕传奇,另一个角度却遮蔽了大量处在节目之外的音乐人。

在中国,流行音乐是一个命运坎坷、先天发育不良的行业,遭受计划经济时期的禁锢,又遭遇盗版的冲击。试想,如果请你列举近年来符合“中国原创、曾经令你感动、具有较高社会接受度”这几个条件的新歌,恐怕是屈指可数。也许有人会说,我不需要也不喜欢新歌,经典老歌和外国曲儿就够了。作为个体的欣赏口味无可厚非。但对于一个需要不断推陈出新、需要用“声音”来表达的艺术品种来说,这种不能发新声、无处发新声进而无新声可发的局面,则不啻为一场灾难。

最新出炉的《2014年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数字音乐市场的规模达到440.7亿元,实体唱片则为6.5亿元,仅为前者的1.5%。而同时,日本的实体唱片销售收入是数字音乐的四倍之多,德国也保持在三倍左右。作为世界最大的音乐市场的美国,实体唱片销售也达到了数字音乐市场的50%。两相比较可以发现,中国音乐产业的发展处于严重畸形的状态。尽管音乐的数字化发展是大势所趋,但就当下而言,唱片不仅仅是一种行将淘汰的传播媒介,更是处于音乐产业生产核心地位的音乐家艺术创作最主要、最集中的呈现方式,同时还代表着一个社会的整体艺术鉴赏水准,以及对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尊重程度。还有一组数字,2013年中国音乐产业市场的总规模为2716.56亿元, 而中国两家主要音乐版权经纪和管理机构: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和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其年收入总和仅为约2.54亿元。透过这两组数字的对比,中国音乐产业当前的生存环境可见一斑。

而在音乐选秀节目的策源地,其音乐产业的发展和音乐电视选秀节目的运作,却是在两个相对独立的轨道中运行。欧美日韩等国的音乐产业有深厚的传统,一整套独立而完善的运作机制,以及成熟而理性的行业准则。虽然时见鱼龙混杂,但艺术性被认为是主导这个行业的最高标准之一。此外,每个从业人员的权益都通过相对健全的法律得到充分保障。这也是为什么虽然欧美乐坛新人辈出、淘汰率极高,但处在收入排行榜顶端的,却始终是U2乐队、滚石乐队、保罗·麦卡特尼、麦当娜等“祖父祖母级”人物。

平心而论,十多年来,中国歌唱选秀节目一直在努力进行自我优化与完善,但它的出现还是挤占了流行音乐本就相当贫瘠的生存空间和资源——演出市场、媒体平台、听众、投资。这让我想到一段澳洲往事。在英国殖民者开发这片“处女地”之初的1859年,有人从欧洲带来了二十几只兔子。怡人的气候、充足的食物,加之缺乏鹰、狐狸等天敌,这些兔子迅速在这块大陆上繁衍开来,到1926年达到了100亿只。人兔大战持续了一个多世纪,不仅使当地农牧业生态遭到严重的破坏,更使几十个原生物种因此灭绝或濒于灭绝。我的担心是,流行音乐的生态环境会否也陷入这样的境地。

自然界的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文化界,任何违背文化艺术发展规律的拔苗助长,都可能引发原来机体的病变。文化艺术的发展有着自身特有的轨迹,与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并不完全同步,更难以像科学技术那样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可惜的是,我们当前在分析处理文化发展中的问题时,还没有完全摒弃单一进化论色彩的简单视角,还没有完全学会采用辩证多元的思维方式。而文化艺术本该坚守的原则,在一次次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运作中被消解,因此而受伤的就不仅仅是中国的流行音乐。

赋予流行音乐产业以健康、完备的生态环境,而不再将本已有限的创作资源与资本,全盘倾注于音乐选秀娱乐产业之中,才是建设性的方向。

《 人民日报 》( 2015年04月30日 24 版)

(责编:宋煦冬、文松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