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占巴:“凡是借调就有错”,未免太武断

2015年04月29日10:38 | 来源:荆楚网
小字号
原标题:占巴:“凡是借调就有错”,未免太武断

  借调,对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来说,可谓再熟悉不过了。不少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都有被借调,或与借调人员一起工作的经历。借调看起来不是什么大事,其实,它与政府机关的工作效率、工作作风等关系不浅。尤其是违规借调的泛滥,不仅使基层人才流失,还成为“关系户”调动升迁的暗道。(4月27日半月谈)

  近期,有关“借调”成“吃空饷”代名词的话题,引发网络热议。连诸多重点网站报纸刊物都相继报道“借调害处”或“借调灯下黑”的新闻观点,更有些评论针对借调事宜,认为凡是“借调”就存在关系利益;凡是“借调”就是滥用职权;凡是“借调”被借调人没有关系,前途渺茫......,只要“凡是借调”都一概而论,不分借调何人,不明借调现状,不管借调何意,上来就“一竿子打死借调”,笔者觉得这种说法,未免也太过于武断了!

  很多人在字面上理解“借调”,无非认为“借调”就是把人抽到指定单位,原单位工作不做或占着借调机关位子,不做事,吃空饷。不得不说,这种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对“借调”是有“歧视”色彩的。

  借调,在体系内,又称“轮训”,被借调人员编制上隶属原单位,工资关系还是在原单位。被借调人员并非众口所称,都是“关系户”,笔者了解的范围内,大多数被借调人员,都是在违背个人意愿或想增加工作经历的前提下,调入借调单位。被分配的工作不仅任务重,时间紧,且十分繁杂,目的就是为了加强被借调人的工作能力素养。因为,通常情况下被借调人员通常都是专业的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他们在个人擅长的领域有着本地区内,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才会被借调,法定规借调的时间一到,即被要求回原单位,而并非评论所言,一旦借调就有上升“暗道”。

  之所以有“借调”,其意义上类似于地方单位之间的人才交流过程,在这中间存在极少数关系户,这点不可避免,笔者也不否认这样的尴尬情况。但这种情况,从2005年之前就已经开始在整治,无论是各省出台的“在编不在岗人员清理”,还是地方市县“关于借调人员的规定”,利用借调来实现个人上升梦想的现象,如今已近乎绝迹,根源在于从建设法治政府、透明政府的正面作用,起到了稀释借调弊病长远意义。

  而今,对于被借调群体来说,借调只是单纯的借调,没有其余福利可言。相反对于基层人才流失,违规借调泛滥等诸多问题,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进一步完善借调制度,让关系户钻不了体制漏洞,让有能力的有才华的人有更广阔的施展平台,才是正确的思考基准。如果,只是鉴于体制问题,把矛头直接对向体制弊端,那产生的作用只能是给整个“体系添乱”,起不到任何正确的引导作用,对于这种现象的泛滥,我们要引起警惕。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