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伟德:注射过期药是对医院管理漏洞的提醒

作者:堂吉伟德
前天上午,3岁男童帅帅到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就诊,输完一袋氯化钠注射液后,孩子的父亲发现注射液已过期14天。儿研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暂不清楚过期药如何进入病房,不排除护士拿错药物的情况,医院将在孩子病愈后再与家长协商解决此事。(4月25日京华时报)
虽然如医院相关负责人所解释,过期药品进入病房,存在护士拿错药的可能,同时从专业的角度讲,短期内超过有效期并不会带来严重的危害,患儿也没有过大的不良反应,通过协调可以很好的解决问题,但是由此暴露出医院存在较大的管理漏洞,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
无论是按照《药品管理法》的相关规定,还是医院内部一系列的操作流程,过期药品进入使用环节都有许多的把关环节。首先是药品进入医院药房之后,要经过质量验收和登记,并以利用相关软件对临效药品进行提示;其次是药房的管理人员要进行定期的清理,对过期药品要按照相关规范给予及时下架处理;再次是药品从药房拿出来后,相关工作人员要进行数目、种类和效期的核对,既要防止拿错药,又要防止让有问题的药品流出药房。到最后进入使用环节之后,一般是护士长在核实并签字之后,才由护士按照医生的处方配药使用,在此环节护士对药品也要再次进行核对。
很显然的是,这诸多环节都流于了形式,使得过期药品从药房到使用环节,都没有做好审核把关,导致其一路畅通最后流进了患者的体内。对此,院方应当及时展开调查,对发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在严格追究责任的同时,应当完善内部管理制度,避免类似的事件发生。同时还应当举一反三,规范内部管理程序和流程,减少因为人为因素导致的药害和医疗事故的发生,这也是协商解决此事之后,所能作出的最好回应。
必须看到,时下医患关系紧张,跟医疗事件的高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虽然造成医疗环境恶化的原因很多,但医疗逐利下的管理混乱,当为其重要原因之一。患者有理由相信,像过期药品这样可以有效防止,也能完全避免的问题,但都经常出现,那么如何放心把自己交给医生,又如何对医院的安全性保持信任?从一些机构的调查情况看,医院管理不到位,医疗流程设置不合理,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导致失误过多,都是医院存在的“顽疾”,也是患者不满意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医院使用过期药品的案例并不少见,其他类似的问题更是层出不穷,比如“因机器故障”导致的重复收费,“因技术处理”而形成的超项目检查,使得“男性检查子宫”等荒唐事件,成为影响医患关系的重要诱因,并使得其负面效应被不断放大。而一些导致患者残疾或者死亡的事件,如果稍加注意也可以避免发生。究其原因,恐怕还在于医德缺失之下,对后果缺乏敬畏,对生命与健康缺乏最基本的尊重。
(来源:齐鲁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