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金像奖应走出“一港之隅”
许鞍华导演又获奖了。
即便对许导的粉丝而言,这喜讯听起来恐怕在欢欣之余,也少了几分惊艳之感。毕竟,这已经是许鞍华在6年中第三度摘得香港电影最高荣誉的导演桂冠。当然,许导这三部作品,即《天水围的日与夜》《桃姐》《黄金时代》,皆是可圈可点的佳作,获奖也是实至名归。只是,为什么冒尖的总是她?
事实上,近十年的金像奖最佳导演,有九年的得主都是二三十年前便已功成名就的老将,其中2007年得主谭家明的上一部导演作品,甚至还在遥远的1989年。真正意义上的新人,只有2013年执导《寒战》的梁乐民、陆剑清。然而《寒战》固然横扫金像奖9项大奖,但水准只能算中规中矩。
诚然,三十四载,香港电影金像奖凭借在电影艺术与业内认可之间,高超的平衡和相对公允的评选标准,已经使其成为本港乃至亚洲电影业的一块金字招牌。然而,香港电影业自身的日渐萧条,使得金像奖甚至连最佳影片的五部提名都要拉一些平庸之作来凑数时,这块金字招牌的含金量,又能坚挺多久?
新兵迟迟难接班,老将只能苦苦支撑,这便是香港电影的现状。事实上,曾经那个百花齐放的文化意义上的“香港电影”,已经基本成为可以盖棺定论的“死火山”。现在还能让港片迷们不时感到兴奋与回味的,只是少数香港电影作者。曾经的亚洲电影中心,早已沦落,无论是资本还是人才的集中度,北京都在稳步成长,并逐渐接过香港的大旗。
在“香港电影”日暮西山之时,一个新的概念却在这十年中缓缓浮出水面——“华语电影”。所以,与其为曾经的辉煌哀悼,不如揣好战友的家书出发。在“华语电影”这个大概念仍处于模糊的族群区分时,从狭隘中走出,一方面充分汲取华语大环境下的资本与文化交流的养分,一方面让邵氏、电懋、嘉禾的魂魄得以传承,在华语电影的大旗帜下,做出新香港电影的个性。
20世纪80年代初,香港影人曾经以高度专业化和商业化的制作手法,令大陆观众大开眼界。在当下,尽管大陆的电影产业看起来欣欣向荣,但整体制作水准仍然相对平庸。雄厚的资本实力与饥渴而广阔的市场,为香港影人的血脉存续提供了更为优厚的条件。然而,“不愁吃喝”的创作环境同样孕育着诱惑,我们可以看到不少香港影人北上后丧失了进取的开拓精神。
在这种时候,金像奖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它兼具同业评价与艺术考量的属性,多少能在票房成绩之外,为影人的创作提供又一种标杆。它对《天水围的日与夜》《父子》《黄金时代》等艺术属性较强作品的褒奖,便可见其在大环境下的坚守。尽管冠以“香港电影”的名头,但其参选资格又相对宽松,使其覆盖面实际早已超过本港,例如近十年的影后有六次都颁给了大陆女演员。在华语电影圈尚未有奖项能够真正全方位覆盖之时,金像奖应该抓住历史机遇。若金像奖真能破除门户之见,从一港之隅中走出,不仅对香港电影精神的发扬是莫大鼓舞,更对推动整个华语电影的水准提高功德无量。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