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新京报:文青知道,大卫·霍克尼为什么这么火?

周文翰
2015年04月20日02:25 | 来源:新京报
小字号
原标题:文青知道,大卫·霍克尼为什么这么火?

  艺术家大卫·霍克尼这次展览的作品本身,在专业圈内已不具有新奇性,围绕他个人或是创作本身已经有大规模报道。然而霍克尼此次展览仍引起文艺青年广泛关注,就这一点而言,798艺术区最多的就是这样的年轻文化消费者,他们构成了最有行动力的,出于兴趣、新奇感和明星效应的围观群体。

  上周六下午四点,798艺术区的佩斯北京画廊门口出现了少有的众人围观场景,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的展览开幕之际,七八百人聚集在门口,以致画廊不得不分时段分批让观众入场。相对大多数艺术展览都是展览参与者亲朋好友捧场的冷清局面,霍克尼的展览就显得特别,因为如此多的文艺青年和艺术家的聚集还是非常少见的。

  霍克尼的画展为什么这样受关注?当然和他本人创作有关系,但又更与当前中国的艺术生态演变有关。

  霍克尼1981年曾来过中国旅行,还出过有关书籍,那时候他虽然已经在英国绘画界有所建树,但还没有被艺术体系和大众传媒塑造成“艺术大师”,更别说刚改革开放的中国人对他了解不多。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新潮美术思潮中,更为激进的观念艺术和更为激烈的抽象表现主义艺术风格对中国刚睁开眼的艺术青年——如今他们中的佼佼者也已是著名艺术家,曾与霍克尼同台展出或者是一个画廊代理——更有吸引力,直到九十年代趣味的分化更为多元,艺术信息的传播更为频繁的时候,霍克尼的创作才在部分中国画家中引起共鸣,诸如刘小东这样的艺术家会被提及受到霍克尼的影响。

  但到了2015年,这次展览的作品本身在专业圈内已不具有新奇性——他的最具代表性的绘画和创作理念已经通过画册、网络乃至亲身参观国外的展览被认知,近年诸如用iPad画画也有很多媒体相关报道。因此这次的展览更像是“图像的重温”——对通过平面媒体介绍的图像的重温,同时也是“郑重其事的初遇”——一种基于文化乃至感情上对其“中国首展”的这种“正式交流”的期待,尽管他老得只能做一些有趣的回忆和重复性的发言。

  而在围观人群最前面的青年则是大学扩招后的青年艺术家群体扩展和都市文艺青年增多的叠合面孔。如果十年前举办这样的展览,也许围观者不会这样多。原因是那时候还没有这么多的文艺青年,尤其是视觉系的文艺青年。想想2005年的时候豆瓣网才刚草创,美术院校扩招方兴未艾,新京报这样的都市媒体正成长,多数美术馆、画廊还在创业,中国当代艺术刚刚进入市场的循环,都市中产阶级的文化消费还未如此的丰富多元,视觉艺术的消费才进入启动期。而现在,文艺青年的数量大大增多,798艺术区最多的就是这样的年轻文化消费者的身影,他们构成了最有行动力的,出于兴趣、新奇感和明星效应的围观群体。

  有趣的是,和佩斯北京一墙之隔的林冠艺术基金会之前开幕的比尔·维奥拉(Bill Viola)个展就无法享受这样的围观待遇——尽管可能对当代影像艺术的影响来说,比尔·维奥拉在绘画界绝不逊色于霍克尼。也许这是因为绘画仍然是艺术品中最有影响、最大市场流通性的类型,同时霍克尼这样的“经典艺术家”在正式的学院体系中得到的研究和传播也超过影像艺术家。

  当然,也和两个主办机构和艺术家在展览开幕前后基于不同目标采取的传播策略有关,是否举办艺术家的讲座、接受采访、给予更多曝光会有不同的效果。当他们的举措和此时此地的公众关注、潮流趋向碰巧合拍的话,就火了。

  □周文翰(艺术批评家)

(来源:新京报)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