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莫让新锐艺术家被炒成“狼来了”

2015年04月18日15:05 | 来源:新民晚报
小字号
原标题:莫让新锐艺术家被炒成“狼来了”

■ 《早安,世界(三联作)》

  ◆杨羽

  刚刚过去的一周中,贾蔼力的《早安,世界(三联作)》成了业界关注的焦点。针对某网站的“乌龙”时间事件,苏富比拍卖行罕见地发布了一纸措辞严厉的声明。我们冷静思考一下,如果画家不是贾蔼力,而是张大千、齐白石,甚至是毕加索、安迪·沃霍尔,或许整个市场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说到底,风波背后还是因为近年来市场对于新锐艺术家的过分炒作。

  这两年,虽然传统书画市场出现了分化,但新锐艺术家的强劲走势却是可圈可点。从去年秋拍到今年春拍,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艺术家的拍卖纪录已纷纷被创新。各大拍卖行甚至推出了新锐艺术家的专场。

  回望中国艺术品拍卖,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每当市场处于震荡期,新锐艺术家都会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并屡屡出现意外的高价。记得2008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当时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出现了自“非典”行情之后最大的一轮调整,但也正是由于这轮调整,许多新锐艺术家第一次走进了藏家的视野。

  每逢弱市,新锐艺术家往往有好的表现,这主要是因为对于许多市场行家来说,之前已在低价位购进了许多老一代艺术家的作品,当市场处于波动时,往往对新的价位体系不适应,并采取保守的态度。而对于新晋买家来说,由于手中的“筹码”并不多,加上整体市场疲软,因此与其购买价格体系明了,且已上涨许多的老一代艺术家的作品,为行家们“解套”,还不如选择新锐艺术家,说不定其中还存在着巨大的升值空间。

  前两年一些拍卖行为新锐艺术家推出专场,这两年许多拍卖行相继推出“新水墨”“新文人”板块,都是通过市场的方式,来寻找具有潜力的新锐艺术家,而介入这些专场的藏家也越来越年轻化,他们或许对于美术史并不熟悉,或许对于传承并不关注,他们在乎的是画面所表现的内容是否能打动他们。

  综观西方艺术史,不论是19 世纪的印象派,还是后来的波普艺术,都声名鹊起于艺术家自发举行的展览和评论家的唇枪舌战。而在中国,每一个时代,对于绘画的学术评价与争论也从未停息,“新文人”“新水墨”“新工笔”“新朦胧主义”,每一个理念都曾经成为某一时期受关注的对象,但从现在的市场来看,则又难分伯仲。

  在业内人士看来,以“70后、80后”为代表的新锐艺术家群体,是一个人数较多、个性活泼,具有强烈艺术进取心且处于不断裂变的社会群体,他们并不代表某个艺术流派,却拥有一股推陈出新的强大力量。如果仅仅从学术上分析,好像无法给他们以准确、全面、让人完全信服的定论,因而随着拍卖市场的介入,他们的价值也在被一点点挖掘出来。许多当下十分红的新锐艺术家,均参加过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匡时的拍卖会,有些拍卖行甚至还会为这些新锐艺术家举办个人展览。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新锐艺术家的推广上,市场也走过不少弯路,从早期专门收购在校或刚毕业的美院学生作品,到后来一些拍卖行专门开设以美院学生作品为主的专场拍卖会,到现在集中在刚被市场认可的新锐艺术家专场,在这个过程中,不少的收藏家曾经走过弯路,许多作品现在可能已一文不值。

  除了拍卖会的推介,我们也应该看到,越来越多的机构利用藏家看重新锐艺术家在学术上的地位,乘势推出了各类评选,这也成为了许多拍卖行在介绍中经常引用的内容。对于这类奖项,藏家还是需要辩证看待,不仅要关注其颁奖机构,更应该了解有关评委对于其作品的评价,以此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的收藏风格。

  前两年,许多新锐艺术家的市场价值刚刚被藏家所发现,其价格相比大牌名家来说,几乎只有一个零头,因而不少人将购买这些新锐艺术家的作品称为“风险投资”。在中国艺术市场投资客多于藏家的常态下,确实充斥着许多影响艺术家市场价格的不稳定因子。常常会看到艺术家作品还不成熟就被推进拍场硬炒。护盘几次后,发现价格不上来,便任其作品流拍。艺术家在没有坚实藏家群护盘的情况下,其市场便可能快速崩盘。

(来源:新民晚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